高士涛:复兴中华圣儒教 实现大同梦中国

复兴中华圣儒教  实现大同梦中国

高士涛  执行会长  河北省儒教研究会

       

       众所周知 ,  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对儒家文化的提倡 ,  使遭受百年屈辱 的中华文化之根——— 儒家文化逐步被重新重视起来。    “君子之德风 ,  小人之德草。” 官方的重视 ,  使中华大地开始出现复兴儒家文化的发展态势。

正宗君子文化唯一标识LOGO——做君子

       儒家文化就是儒教文化 ,  是儒家的教化 ,  是儒家教化的文化 ,  两者是一不是二 ,  不能割裂开来 。在韩国没有这个区别,     “儒教”一词被广泛使用 。相反 ,  在儒教的母国 ,  却  “是教非教”的争论不断 。这不能不说是一 个非常可笑的怪事!

       “儒教是教非教”是一个伪问题 ,  外国人能说  “儒教”,我们为什么不能说?!  作为儒教的母国 ,  我们更要大胆地使用  “儒教”这个词 !

       儒教文化是中华文化之  “根”,儒教文化接续和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全部信息 。所以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要以复兴中华文化之  “根”的儒教文化为根本前提 ,  因为只有  “根”活了 ,  这棵中华民族的 大树才能够真正复兴和重生!

做君子山核桃味小花生

一  为什么要复兴儒教

1.儒教是中华文化之 “根”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之  “根”,  中华民族的文化之  “根”就是儒教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  有着尧 、舜 、  禹 、汤等历代的先王圣者 ,  有着地平天成等许多的文明史实 ,  亦有着诸多的天文地理 、道 德 人伦 、礼乐诗颂 、改易更化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宝藏 ,  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之“根”!  这些  “根”都详细地记录在中华民族的根本经典  “六 经”里 面。而  “六经”,就是由儒教的至圣先师孔子系统整理并被中华民族传承了下来。

       在先秦时期 ,  有且只有至圣先师孔子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地做这 些被认为是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为什么?  就为了使这文化之  “根”能够延续和传承下来!  没人愿做  ( 连那位国家图书馆馆长也不做而出关去了) ,   只有至圣先师孔子愿做!也正是这样 ,   中华文化之  “根”才绵延五千年至今 。柳诒徵先生说:     “孔子者 ,   中国文化之中心 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  赖孔子而传 ,   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 ,  赖孔子而开。” ( 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   如果当时至圣先师孔子也不做,  那真的就  “万古如长夜”,肇自先王圣者的中华文化之 “根”也就  “绝学”了 。所以 ,  至圣先师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和继往开来的万世师尊 ,  德侔天地 ,  道冠古今。    “先孔子而圣者 ,  非孔子无以明 ,  后孔子而圣者 ,  非孔子无以法” ( 元武宗诏文) ,  被尊为  “至圣先 师”或“大成至圣先师”是毫不为过的 !

       虽然至圣先师 孔 子 的 学 派 被 称 为  “儒 家”,所作的学问被称为  “儒学”,所行的教化被称为  “儒教”,但是就因为至圣先师做了别人不愿做的 、继往开来延续中华文化之  “根”的大事业 ,  这  “根”完完全全地被儒教所接续和传承了下来 ,  所以 ,  儒教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  就是中华文化之  “根”。也因为有了这个  “根”的滋养 ,   中华文明才得以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才成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东方泱泱大国,     “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这又是任何人所不能否认的 !

       至圣先师孔子所整理传承的中华文化之  “根”———   “六经”,经过秦 火之后,《乐经》  全失 ,  仅剩  “五经”。所以 ,  这  “五经”就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  “根”。“五经”即  《书经》《易经》《诗经》《礼经》《春秋经》。

      《书经》  又称  《尚书》,  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诸多先王圣者关于开天辟地 、地平天成 、绝地天通 ,   以及修身理政 、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  是 “天命有德”“以德配天”的古代政治智慧 ,  是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创世史 ,  是中国人真正的  “圣史”和  “圣经”,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 解、熟知 、尊重和崇奉的  “圣史”和  “圣经”。

     《易经》  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诸多先王圣者乃至圣先师对于宇宙本质的理解 、阐述和诠释 ,  是中国哲学的总源头 。所谓  “一画开天”  “易更三圣”,中华文明由此肇基。

     《诗经》  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的诗歌总集 。所谓  “不学诗 ,  无以言”。诗三百 ,   皆可弦而歌之 ,  一个开化风雅的社会在世界上最早兴起。

     《礼经》  又称  《仪礼》,  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制定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 的制度和规范 。礼仪三百 ,  威仪三千 ,   内容详尽 ,  礼法周全 ,  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无堪比肩者。“不学礼 ,  无以立。” 每个社会成员都文质彬彬 ,   以礼相待,“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的君子国度最早在东方形成。

     《春秋经》  是以鲁国历史为主线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文字简短精练却隐喻丰厚 ,  开创了  “笔则笔 ,  削则削 ,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的春秋笔法;  更是  “贬天子 ,  退诸侯 ,  讨大夫 ,   以达王事”的大义微言。 《春秋经》  是  “五经”中最深奥难治的一部经典。

     唐以后 ,  在  “五经”的基础上又增补为  “十三经”。其中, 《春秋经》三传,  即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穀梁传》,  是左丘明 、公羊高 、穀梁赤等三人对   《春秋经》  的解经注释 。魏晋时 ,  三传各附经文之 后,《春秋经》  不再单行 。加上专讲周代官制的  《周礼》  和为  《仪礼》  作阐释的  《礼记》,   以及先师亲自为曾子讲授的  《孝经》,  先师弟子们记录整理编纂的  《论语》,  孟子弟子们记录整理编纂的  《孟子》,  还有中国第一部百物辞典  《尔雅》,  合称为  “十三经”。

       由“五经”而  “十三经”,中华文化之  “根”就这样延续生长了下来。

       综上所述 ,  这个  “根”,是由儒教的至圣先师孔子直接传承肇自先王圣者的中华文化之  “根”,不是什么自创发 明 的 文 化  “草 根”。这 个“根”,根基深厚、一脉相承 、一以贯之 ,  是儒教而外他人没有继承和传承的  “根”,故儒教文化是为中华文化之  “根”。

2.儒教信仰严重缺失

        钱穆先生说: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 ,  教育即负起了其他民族所有宗教的责任 。儒家教义 ,  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 。亦可说儒教乃是一种人道教,或说是一种人文教,  只要是一个人 ,  都该受此教 。不论男女老幼 ,  不能自外 。不论任何知识 、任何职业 ,  都该奉此教义为中心,   向此教义为归宿。在其教义中 ,  如孝 、悌 、忠 、恕 ,  如仁 、义 、礼 、智 ,  都是为人条件 ,  应为人人所服膺而遵守。”

       钱穆先生还说:    “儒家教义,乃从每一人与生俱来各自固有之良知良能,亦可说是其本能,此即自然先天之性 。  由此为本,根据人类生命大全体之终 极理想,来尽量发展此自然先天性,  使达于其最高可能,  此即人文后天之性 。使自然先天,化成人文后天 。使人文后天,  完成自然先天 。乃始是尽性知天。”

       儒教本无“入世”与  “出世”之论 ,但钱穆先生的论述 ,  把所谓  “入世”“出世”均囊括在了儒教里面 ,  儒 教  “既 入 世 而 出 世 ,   既 出 世 而 入世”,从而否定了所谓  “儒教只是入世法”的说法。

       儒教有着庞大的神祇系统 ,  分为天神 、地祇 、人鬼三大类 。其中 ,  有至高至尊的昊天上帝 ,  有日月星辰等诸多的天神 、有社稷 、五祀 、五岳等 诸多的地祇 ,  更有着先王圣贤 、本宗先祖 、至圣先师 、忠良英烈等人鬼系 统 。也有天坛 、地坛 、   日坛 、月坛 、岱庙 、文庙等无数的祭祀场所 。儒教的祭祀是有时有节的 ,  祭祀谁 、什么时候祭祀 、  以什么规格祭祀 、怎样祭祀、祭祀前后都做什么工作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儒教是正信的,  一切以道德为标准 ,  没有丝毫的迷信成分 。儒教也不允许以迷信的方式来愚弄和忽悠人们 ,  更反对  “非其所祭而祭之” 的淫祀 。儒教祭祀只是唤起人们内心的至诚而已。“祭 如 在 ,  祭 神 如 神 在”(   《论语》) 。  同时,“惟上帝不常 ,  做善 ,   降之百祥 ;  做不善 ,   降之百殃”(   《书经》) 。中国的上帝从不脾气乖张地意气用事 ,  而是  “天命有德”,以道德是非为评判标准 。而至圣先师  “丘之祷久矣”,“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非其鬼而祭之 ,  谄也”等话语 (   《论语》) ,  绝不是一般宗教圣者所能说出的真知真理。“子不语怪力乱神” (   《论语》)  更是超越了宗教的大智慧 。  所以,  儒教 ,  既是宗教 ,  又非宗教 ,  更高于宗教和非宗教。

       儒教的教义 ,  就这样传承了几千年 ;  儒教的信仰 ,  就这样教化了几千年。

       然而 ,  有明及清乃至近代以来 ,  西学东渐 ,  儒教信仰被无情地打破。

       儒教的  “上帝”,在未经任何人允许的情况下被人借走 ,  并堂而皇之地标注在与中华民族毫无干系的 God头上一直到现在 。这还不算,反过来却说创造“上帝”一词的儒教不是宗教 。面对这种无理行径 ,  我们不知指责,  相反,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西方语境设定的条条框框在那里反复进行着  “儒教是教非教”的无谓争论 。然而,  当我们打开网络一看,  眼前铺天盖地全是那些西教学者反复论证着中国的上帝就是西方的 God,  或西方的 God就是中国的上帝的文章,整页整页的都是,还强拉硬套的  “引经据典”。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网上竟没有一段回应的文字!  难道是我们的儒教学者们觉得根本不值得回应吗?  虽然其文章水平的确不值得回应,但,“儒”虽  “柔术”,又怎能受人如此长期欺凌,  又怎能任人无端随意曲解呢?!  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继续下去,“谎话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的”,岂不更可怕?!

       “上帝”被  “借走”不还 ,  接续和传承中华文化之  “根”的至圣先师 孔子被打倒 ,  人伦社会最基本正能量的道德基础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被当作封建余毒而清除 ,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  人的道德观 、认识观 、价值观被严重扭曲——— 儒教信仰没有了 ,   中华文化之  “根”几近断绝 ……

       虽然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得到逐渐复兴 ,  但由于  “是教非教”伪问题 的争论和国家对待儒教问题的政策盲区 ,   以致儒教长期以来处境还是那么尴尬 。虽然儒教早已经是联合国承认的世界宗教之一 ,  但儒教的母国却还依然故我地不予承 认 。而 广 大 的 国 民 ,  也因为上述诸多原因 ,  更 不 知 道“儒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3.历史呼唤儒教复兴

       百年的断代 , 儒教文化几乎受到毁灭性摧残 ,  尤其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负面恶果更是使人的价值观被完全的前所未有的扭曲。

       近代以来 ,  众所周知的历史 ,  西方文化随着  “船坚”侵入中国 ,  并利 用“炮利”掠取了百余年来的话语权 ,   国人一切唯西方文化  “马首是瞻”,“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而长期迷失了自己!   同时 ,   国人将一切腐朽落后的帽子都扣在儒教这个中华文化之  “根”的头上 ,  甚至不负责任地说 :  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在这种病毒的扩散下 ,   国人似乎得了一种自挖祖坟而跳脚高兴的  “忤逆变态狂躁症”,对待自家文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  毫不犹豫地无情抛弃甚至恨不得再踏上亿万只脚,使之永远不得翻身 。传承民族血脉的读经科被取消了 ,   中国人一生下来就接受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教育的正能量被消解了 ,  延续五千年的中华传统道德被肆意地蹂躏践踏而价值观被严重扭曲了 ,  文史哲一贯的中华文化被割裂分家了 ,  信息含量丰厚的汉字一简再简险些被拉丁字母所代替 , 消灭 中医中药的歪理邪说漫天飞舞 ,  洋人的西服领带成了国家公务人员的公服礼服 ,  洋节洋婚被年轻人趋之若鹜而中华礼仪无从找寻 ……

       总之 ,  在这种  “船坚炮利”非常强势的西方语境下 ,   中华文化严重受挫,  并逐渐淡出了国人的记忆 ,   中华文化之  “根”几近枯竭 ,  搞得人们现在只能偶尔或从韩剧中才能听到曾经熟悉而微弱的中华文化的丝丝梦语。于是 , 许多有识之士愤然疾呼 :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当有一天, 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时,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尼克松 《1999:不战而胜》

       大洋彼岸恐怖怪异甚至得意的低沉狼嚎 ,  盖过了身旁微弱熟悉的梦呓!  ———   “和平演变”!  这就是百年强势西方语境的真实目的!  这就是西 方国家处心积虑所发动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天佑中华!  正教不灭!  就在  “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行将接近尾声之际 。带领中华民族突破重围走向伟大复兴的明君终于出现了,黎明开始冲破黑暗。

        习近平总书记对儒教文化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  历史呼唤中华文化之  “根” ——— 儒教文化的复兴 。  因为唯有儒教文化才是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都离不开的大经大法 。复兴儒教文化 ,  是 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

二  怎样复兴儒教

1.普及 “五经”,正本清源讲清楚

       习近平总书记说 ,  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 、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 ,  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  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 化软实力 ;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

基础。

       然而毕竟断代百年 ,  人们早已经搞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儒教!  搞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国学!  搞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于是乎 ,国学泛滥 ,传统文化外延,     “国学是个筐 ,  什么都往里装”。鱼龙混杂 ,  参差不齐 ,  真假难辨 。许多人打着弘扬国学 、  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却干着借机敛财 、误人子弟的行径;    《弟子规》  被无限地抬高和某善人讲病等所谓准传统文化的大行其道 ;  更有甚者 ,  早已消失多年的伪善的会道门也随之死 灰 复 燃 ,  沉 渣 再 起 ,   从而逐步构成了危及国家安全的发展 态势。

       《弟子规》  是清代才出现的一篇儒教蒙学读物 ,  作为蒙学读物本无可厚非 。但现在这篇蒙学水平的  《弟子规》  竟被说成了是传统教育的  “集大 成”,与  “十三经”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一样重等 ,  这问题就大了 ,  把所有的先王圣者和经典都给否了 !  不管其基于什么目的 ,  这些论调均是偏颇无知的误导和侮辱智商的胡说!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 ,  一是儒教断代百年的结果 ,  因为已经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儒学 ;  二是现代快餐文化盛行的 必然 ,  人们只追求简单快捷 ,  越简单越好 ,  没时间去学  “四书五经”,更没时间去看  “十三经”。于是乎 ,  歪理邪说畅行 ,  真理正言不显——— 儒教断代百年是多么的可怕 !

       所以 ,  要复兴儒教文化 ,  就必须好好地来一番正本清源地讲清楚!而 要讲清楚,  就必须首先讲清楚中华文化最根本的  “根”———   “五经”。

        至圣先师孔子对  “五经” (    “六经”)  的教化作用有一个概括的描述 :“温柔敦厚 ,  诗教也 。疏通知远 ,  书教也 。广博易良 ,  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 ,  礼教也 。属辞比事 ,  春秋教也。”

         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 。所以往往会出现  “不能以其教节之” (  《礼记 ·经解》  疏)   的  “失”。至圣先师早就担心人们学习走偏 ,  而事先提出了训诫:“诗之失愚 ,  书之失诬 ,  乐之失奢 ,   易之失贼 ,  礼之失烦 ,  春秋之失乱。”但如果做到了  “以其教节之”,不偏不倚的时候 ,  那么,     “温柔敦厚而不愚,  则深于诗者也 。疏通知远而不诬 ,  则深于书者也 。广博易良而不奢 ,  则深于乐者也 。洁静精微而不贼 ,  则深于易者也 。恭俭庄敬而不烦, 则深于礼者也 。属辞比事而不乱 ,  则深于春秋者也”  (   《礼记 · 经解》) 。

       这样 ,  经典的学习就到位了 ,  而对于经典的解释也就能够正本清源地讲清 楚了 。有了诗教 、书教 、乐教 、易教 、礼教及春秋之教的教化 ,  社会风化就能达到了一个理想的道德水平。

       世界上哪个民族不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呢!  习近平总书记说:     “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 ,  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 ,   多一份思考。” 而对待我们中华文化之  “根” 的  “五 经”,我 们 更 应 该  “多 一 份 尊 重 ,   多 一 份 思考”;  少一点儿疑古 ,  少一点儿臆断!  因为 ,  疑古和臆断本身就是不尊重、 不思考,“不能以其教节之”的  “失”,更是带有成见而根本不能搞清楚的“失”。

       “五经”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经典 ,  博 大 精 深 ,  浩 瀚 无 穷 ,  保 存 了 中华文化的全部信息 。所以 ,  作为中国人 ,  一定要了解 、  熟知 、尊重和崇奉“五经”。而作为一名弘扬儒教文化的中国人 ,  更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普及  “五经”、讲清楚  “五经” 的历史责任 ,  通过讲座 、培 训 、媒 体等多种形式 ,  将  “五经” 向社会大众普及并讲清楚 。  因为只有普及并讲清楚  “五经”,才能正本清源 ,  才能帮助国人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

2.培植德本,孝治天下民和睦

       我们伟大的儒教先王圣者 ,  最早发现了人类道德的根本———   “孝”。

       子曰: “夫孝 ,  德之本也 ,  教之所由生也。” (   《孝经》)    “孝”是道德的根本 ,  道德教化由  “孝”而产生。 “孝”是古代先王圣者发明的至德要 道,  能够使社会祥和顺畅 、百姓和睦相处 、上下尊卑和谐融洽 。  只有以孝治天下 ,   由内及外 ,   由家及国 ,  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夫孝 ,  天之经也 ,  地之义也 ,   民之行也。” (   《孝经》)    “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道德伦理通则 。  曾子曰:     “夫孝 ,  置之而塞乎天地 ,  溥之而横乎四海 ,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  推而放诸东海而准 ,  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 ,  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  云:     ‘自西自东 ,   自南自北 ,  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   《礼记 ·祭义》)

     《孝经》  描述了五种不同阶层的  “孝”的规范 。天子之孝 、诸侯之孝、 卿大夫之孝 、士之孝 、庶人之孝等 ,   内容很详尽 ,  囊括了社会的各个 层 面 。在现代社会来讲 ,  这  “五孝”就是上至国家领导人 、下至平民百姓都 要实行的道德准则 。古代是这样 ,  现代也是这样 。  因为只要是人 ,  就应遵 守这个  “德之本”———   “孝”。

        “孝”是天经地义的 ,  不容置疑的 ,  但儒教反对不辨是非的  “愚孝”。曾子曾问孝于至圣先师:    “敢问子从父之令 ,  可谓孝乎?”做儿子的要遵从 父亲的命令 ,  是不是孝呢?  至圣先师马上纠正道:      “是何言与 ,  是何言 与! ” (   《孝经》)   这是什么话!  看到父亲将要行不义之事 ,要敢于谏诤才 称得上是  “孝”。明知道父亲将要犯错误而不去谏诤 ,  却还愚孝地听从父亲的命令 ,便是不孝的行为 。所以 ,  至圣先师认同天子 、诸侯 、卿大夫要有诤臣 ,  士要有诤友 ,  父要有诤子 ,   因为这样才能使得君 、父等免于不义的情况发生。

       自上古舜帝  “孝感动天”开始 ,   中华民族最早开创了以  “孝”治天下的文明社会 。但是 ,  如今 ,  打破文化传统的现代社会却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   以致大多地方失去了这个  “德之本”———   “孝”。有的甚至连最低层次的  “能养” ( 至圣先师不认同的一种  “孝”的方式)   的水平都达不到 ,  干脆  “不养”。家庭成员之间、街坊邻里之间 、社会民众之 间等的关系日渐疏远而淡薄 ,  甚至  “老死不相往来”。

        要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  就必须从  “孝”开始,     “教民亲爱 ,  莫善于孝” (   《孝经》) 。“孝”要从每一个人做起 ,  居上位者 ,  要以身作则 ,  孝垂天下 ,   以孝化民, “赫赫师尹 ,   民具尔瞻”,要做社会大众的榜样 ; 居 下位者,“惟孝友于兄弟 ,  施于有政 ,  是亦为政” (   《论语》)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  并把这种风气影响到周围的人以至于整个社会 ,  也就等于从事了政治 。这样上下都具备了  “德之本”———   “孝”,  以孝治国 ,  孝治天下,“生则亲安之 ,  祭则鬼享之”。就会  “天下和平 ,  灾害不生 ,  祸乱不作”,一个  “以顺天下 ,   民用和睦 ,  上下无怨” (  《孝经》)   的祥和社会就形成了。

3.礼乐教化,移风易俗有秩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以礼乐治国的国家 ,  儒教历来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 。礼乐是先王圣者用以教化社会的又一重要法宝 。至圣先师曰 :“移风易俗 ,  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 ,  莫善于礼” (   《孝经》) 。乐教是先王圣者用来改变世俗树立新风的法宝 ,  礼教是先王圣者用来治国安邦规范人民的法宝 。古人  “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  (   《礼记 · 乐记》) ,  致乐以治心, 致礼以治躬 。用乐教来升华人的内心世界 ,  用礼教来端正人的外在行为,内外全治 ,  一个完整健全的人格就形成了 。这样,     “致礼乐之道 ,  举而错之天下 ,  无难矣! ” (   《礼记 · 乐记》)   用礼乐教化社会人伦 ,  治理天下也 就非常容易了。

      “乐者,  天地之和也 ;  礼者 ,  天地之序也。”  (   《礼记 · 乐记》)   有了乐 ,  社会就会和谐 ;  有了礼 ,  社会就会有秩序 。和谐能够化生万物 ;有秩 序,  万物才能各安其位。乐表现确定的情感 ,  礼表现不变的道理 。乐 ,  和同人心 ;  礼 ,  尊卑有位 。礼乐的学问和道理 ,  贯通了人的全部情感 ,  乐的功能是探究心灵的本 真而了解它的变化 ;  礼的作用是彰显真诚的情感而摒弃虚伪的态度 。礼乐依照天地的规律 ,  通达神明的德行 。礼乐用于祭祀 ,  可以感动鬼神 ;  用于社会 ,  可以整合秩序 ;  用于人伦 ,  可以协调关系 。所以 ,  人主明君如果以礼乐治国 ,  整个社会就会为之充满光明。

        但是,“过制则乱 ,  过作则暴” (   《礼记 · 乐记》) 。礼乐的过或不及也 都是错误的 。  因此儒教提倡  “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反对郑卫之音和僭越之礼。

        儒教的礼乐制度系统而完备 ,  并影响了日 、韩等周边国家。    “二十四史”里面 ,  几乎每部朝代史都有  “礼乐志”。“礼乐志”里记载了每个朝代 的礼乐制度和损益 。  由于儒教的提倡 ,  我们伟大的中 国才形成  “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这是我们曾经多么引以为自豪的礼乐文明。

        然而 ,  就是这样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礼乐文明 ,  在近代却首当其冲地遭 到口诛笔伐 , 被标上了  “封建 、吃人”的标签 ,  并随着传统政体的消失而消失 。之后 , 一个礼乐缺失的百年便开始了 。尤其是近 30多年来 ,传统礼乐无存 ,  而宣泄低俗的  “乐”、无礼无序的  “礼”却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  使得人伦道德日趋下滑 ,  社会民风愈加低俗 ,  一个曾经的  “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被代之以礼乐缺失的百年。    “礼崩乐坏”,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残酷现实!

        所以 ,要改变这  “礼乐缺失百年”  “礼崩乐坏”的现状 ,  就必须复兴先王圣者所作的能够移风易俗 、安上治民的礼乐制度 ,  实 行 礼 乐 教 化,“乐至则无怨 ,  礼至则不争” (   《礼记 · 乐记》) ,  然后才能重新找回曾经辉煌的  “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的礼乐文明 ,  才能重塑一个祥和美好 、秩序 规范的文明社会。

4.兴建庙堂,请回上帝正信仰

        如前所述 , 儒教既是宗教 ,  又非宗教 ,  更高于宗教和非宗教!  儒教是正信的 ,  一切以道德为标准 ,  没有丝毫的迷信成分 。这就是中国人原本的 正确信仰 !

        儒教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宗教体系和正确的鬼神观 ,  跟其他宗教的鬼神观截然不同。《礼记 · 祭义》  中宰我曰 :  吾闻鬼神之名 ,  不知其所谓 。子曰 : 气也者 ,  神之盛也 ;  魂也者 ,  鬼之盛也 ;  合鬼与神 ,  教之至也 。众生必死,  死必归土 ,  此之谓鬼 。骨肉毙于下 ,   阴为野土 。其气发扬于上 ,  为昭明 ,  焄蒿 ,  凄怆 ,  此百物之精也 ,  神之著也 。  因物之精 ,  制为之极 ,   明命鬼神 ,   以为黔首 ,  则百众以畏 ,  万民以服。

       而  “上帝”一词 ,  如前所说 ,   出自儒教经典 。西教传入中国时直接借用了这个词来翻译他们的 God,  使得如今一说  “上帝”,  国人均把头歪向了西方。改革开放后 ,   曾经  “封建迷信”的释 、道二教及其他宗教均得到恢复和发展 ,  而作为三教之首 、  中华文化之  “根”的正信的儒教却依然故我的还是那么  “落后”,处境非常的尴尬和艰难!  一没有宗教地位 ,  无信 众基础 ;  二得不到官方重视 ,  无处立足 。  虽然在大学里有点学术研究 , 亦仅仅是象牙塔里的摆设而已 ,  毫无发展可言 。更何况有的甚至还是以前“没有一点儿尊重”的批评式的研究。

        因此,  在  “多一份尊重 ,  多一份思考”并讲清楚的基础上 ,  我们必须要请回原本是我们的上帝 ,   以导正人们迷失的信仰 。而在讲清楚  “五经”的同时,   自然也就捎带着讲清楚什么是  “上帝”“庙”“心性”“博爱”等这些原本是儒教的专有词语 。讲清楚了 ,  还要恭恭敬敬地从  “五经”中请出来 、请回来 。不然,   中国如果彻底没有了原属于自己的  “上帝”,那就真的中了西方文化侵略  “中华归主”的圈套了 !

        在古代 ,上至皇帝 ,  下至州县 ,  每一级都有每一级相应敬奉的天神、地祇和人鬼。 “天子祭天地 ,  诸侯祭社稷 ,  大夫祭五祀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 五岳视三公 ,   四渎视诸侯 ,  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   《礼记 ·王制》)   同时,    “天子诸侯 ,  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对于境内已经灭亡而没有后嗣的古国先君也要祭祀 ,  儒教的祭祀更显示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独特的宗教情感。

       儒教以宗庙祭祀为本。    “君子将营宫室 :  宗庙为先 ,  厩库为次 ,  居室为后 。凡家造 :  祭器为先 ,  牺赋为次 ,  养器为后。” (   《礼记 · 曲礼》)   营建房屋之前 ,先要建造宗庙 ,  其次是马厩和库房等 ,  最后才建造自己居住的房子 。经营家事也是这个程序 ,  先制作祭祀用的祭器 ,  然后征收祭祀用 牲 ,  最后才是日常的生活用具 。古代社会生活总是把祭祀放在第一位 。所以 ,  要请回中国人自己的上帝 ,  就要首先恢复建设儒教的庙堂 ,  要像其他宗教那样 ,  必须有自己的道场 。有了儒教庙堂道场 ,  安奉好相应的神位,还要进行祭祀皇天上帝 、祭祀日月山川 、祭祀至圣先师 、祭祀忠良英烈、祭祀往古祖先等儒教礼仪活动 ,   同时开展教学 、培训 、讲座 ,   以及走向社会等一系列弘扬儒教文化的讲清楚的推广工作 ,  导正人们的信仰误区 ,重 新树立起中华民族已经失去的信仰 ,  使国人真正了解 、熟知 、尊重和崇奉中华文化之  “根” ——— 儒家文化。

        儒教庙堂应建成什么样子?  上古时期 ,  祭祀上帝只是最简单的堆土为坛 ,  祭祀用酒也是最原始的一爵清水 ,   因为只有这样 ,  才能表达人们最原初本真的至诚之心 。所 以 ,  儒教庙堂的建筑特点应是朴实大气 ,  庄 重 庄 严 ,而不是奢华奢侈的富丽堂皇。 “与其奢也 ,  宁俭”, “奢则不孙 ,  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 ,  宁固” (   《论语》) 。现在许多宗教建筑极尽豪华 ,  其衣食住行亦极尽奢华 ,  有的甚至超越了古代皇帝的待遇和级别 。如此僭越奢靡之风 ,  为儒教历来所不取与不齿。

        要重树中华民族的正确信仰 ,就必须从  “五经”中请回中国人自 己的 “上帝”,请回与西方 God截然不同的我们自己的上帝 。  因为 ,  西方的 God来了 ,  要我们  “中华归主”!  倘若我们真的错认了祖宗 ,   岂不是  “非其鬼而祭之”的谄媚大不孝!  所以 ,  我们不能再按照西方文化所设定的条条框框说话了 ,  更不能再蒙着眼睛老跟在西方人的后面转磨了 ,  我们是中国人 ,  要说中国话!  我们必须抛开  “船坚炮利”进来的西方语境 ,  必须形成“谈上帝必不谈西教”的中国语境 ,  让国人知道  “上帝”本来就是中国的, 本来就在中国。

5.同心同德,小康中国梦大同

         在  《礼记 · 礼 运 篇》,  至圣先师描述了小康和大同两种不同 的 社 会形态。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 以笃父子, 以睦 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 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 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 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自至圣先师孔子提出  “天下为公”的  “大同”理想后,    “大同”就一直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梦想 。汉  《太平经》  的  “财物乃天地中和 所有 ,   以共养人也”,晋陶渊明的  “世外桃源”,北宋王小波 、李顺的  “吾疾贫富不均 ,  今为汝均之”,南宋钟相 、杨幺的  “等贵贱 ,  均贫富”,乃至太平天国的  “无处不均匀 ,  无人不饱暖”等 ,  都是继承了儒教大同思想的愿望和诉求 。尤其是近代以来,    “大同”二字被重新提出 ,  康有为的   《大同书》、  孙中山的  “大同主义”,毛泽东的  “实现大同” (   《论人民民主专政》)   等也都无不是儒教大同理想的延伸和发展 。可以说,    “大同”,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不懈追求的中国梦。

        “大同”不可能一蹴而就 ,  所以 ,  至圣先师的设计是由  “天下为家” 的  “小康”逐步过渡到  “天下为公”的  “大同”。改革开放后 ,  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 ,  退而求其次地提出先要建设小康社会 ,从此 ,  小康就成为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后  “天下为家”的一种社会形态 ,  在这个社会形 态里 ,  是以礼义作为纲纪来管理社会的 ,  君主要提倡仁爱讲究礼让 ,   向民众显示治国的常法 。  以礼义来正君臣 、  笃父子 、  睦 兄 弟 、和 夫 妇 、设 制度、立田里等 。礼义是大家都要遵守的 ,  如果君主不遵循礼义 ,  也将会被废黜重选 。  因此 ,  小康社会是一个以德治国 、德主刑辅 、礼法合治 、  民主守信的社会形态。

        建立在儒教小康理论基础上的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小康社会建设 ,  有着一套具体实在的数据和目标 。而当 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后 ,  接下来的任务 就是要进一步地向着至善至美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迈进了 。  因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懈追求的中国梦。

        大同社会 ,  大道盛行 ,  天下公有 ,  政治上唯贤是举 ,  选贤任能 ;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  诚信友爱 。老年人颐养天年 , 壮年人大展才华,青少年学有所成 。无论鳏寡孤独每个人都有生活保障 ,  人尽其职 ,  物尽其   用。夜不闭 户 、  路 不 拾 遗 ,  盛 世 太 平。       “率 土 皆 然 ,   故 曰   ‘大 同’。”(《〈礼记 · 礼运〉  疏》)

        在小康社会即将建成之际 ,  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概念和目标 ,  并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就是中 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这个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 近代康有为 、孙中山 、毛泽东等所憧憬的 、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儒教至圣先师孔子所提出的  “天 下 为 公” 的  “大 同” 梦 想 。  因 此,“中国梦”就是儒教大同理想的当代表述。

        所以 ,  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上 ,  我们中国儒教责无旁贷 ,  当仁不让 ,   因为这是自家的分内事 。我们要与社会各阶层一起 ,   同心同德 ,  携手共进 ,   自小康而大同 ,  为实现  “大同中国梦” 发挥儒教这个中华文化之  “根”的巨大作用。

三   复兴儒教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因儒教而灿烂辉煌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将以儒教的复兴而  “美梦成真”,进而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宋代大儒张载曰:     “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儒教名言今天被社会各团体广为引用并自命着 ,  然而真正能肩负 起这个道义担当的 ,  却只有提出这句名言的儒教才有这个资格和力量 。  因 为儒教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大经大法的  “修道圣教” (   《中庸》“修道之谓 教”) ,  更是提出和实践小康大同中国梦大领大纲的  “中华正教”。

“为天地立心”,儒教所立的心是先王圣者所发的执中道心。

“为生民立命”,儒教所立的命是率性修道的天赋本命。

“为往圣继绝学”,儒教所继的学是先王圣者所传的大道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儒教所开出的世界是至善至美 、天下为公 、万世太平的大同世界。

——— 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懈追求的中国梦 !

       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 ,  在亲民 ,  在止于至善!  复兴儒教 ,  意义何其巨大乃尔 !

       明君主政 ,  儒教复兴 ,  机遇现前 ,  时不我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同中国梦 , 必以复兴儒教为根本前提!

君子文化创始人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