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 董仲舒君子“中和”治身观念的天道逻辑与运作机制

—— 董仲舒君子“中和”治身观念的天道逻辑与运作机制

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 董仲舒君子“中和”治身观念的天道逻辑与运作机制

唐艳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


摘要 :董仲舒吸收了上古方术、黄老道家学派的思想 ,对先秦儒家的治身学说做了系统化的理论构建与逻辑演 绎 ,把“ 中和”之道视为治身的根本法则 ,突破了先秦儒家抽象化、境界化的“ 中和”观念 ,在天道宇宙图式中搭配阴 阳、四时、五行元素 ,勾勒出动态、立体、有序的“ 中和”运行原理 ,为君子治身找到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坚实的信念本 体 。董仲舒把食、色两大本能欲求从道德领域上升至天道高度 , 以“ 中和”为人的两性结合与饮食节律确立行为准 则 。其中 ,养气是治身的关键 ,董仲舒强调以“ 内充”“ 自渐”的方法养人之和气。但是 ,天赋予人的生命潜能是有限 度的,一旦超出天所设定的范围 ,就会对个体生命造成非自然损耗 ,人能否自觉顺应“ 中和”之道治理身体 ,将决定其 寿命的得失长短。不同于孔子的命定论 ,董仲舒主张在天道法则与个体成长需求之间保持一种合理张力 ,肯定了人 之为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正宗君子文化唯一标识LOGO

       在早期经典儒学中 ,有修身和治身两个 方面 ,修身所关注的是身的内在心性的方面 , 治身所重视的则是身的形体实在的方面① 。 修身与治身问题是儒家关注的重要话题。  治 身是相对修身而言的 ,重在强调对人之体格养成所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与治理方法。  而 “ 中和”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先秦时期 常被作为个体修身的法则被强调 ,在治身方 面往往有所忽视。《 尚书 ·虞书 · 大禹谟》曰 “ 允执厥中”② ,“ 中”是做人做事所坚守的不偏不倚之正道 。孔子曰“ 礼之用 , 和为贵”①  “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② ,“ 和”不仅 是礼的最高追求 ,也是君子道德修养的内在 要求 。孟 子 把“ 人 和”看 作 比“ 天 时”“ 地 利”③ 更重要的伦理要求 。荀子则强调“ 食 饮、衣服、动静、居处 , 由礼则和节 ,不由礼则 触陷生疾”④ , 以“ 礼”来规范人之衣食住行 , 其目的就是使人保持“ 中和”的向善状态 。董 仲舒吸收了孔、孟、荀及上古方术、黄老道家 的思想 ,将“ 中和”置入天道宇宙运作结构中 加以理性论证和逻辑分析 , 突破了先秦儒家 修德重于治身、崇礼贵于养体的思想倾向。 目前 ,有关董仲舒天道思想的研究趋势也是 养心重于养身⑤ 。本文试图全面系统地揭示 董仲舒天道“ 中和”法则的运作机理 ,为儒家 君子治身思想找到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有效的 实施路径 ,以推动儒家“ 中和”观念的本体化、 科学化、理性化进程。

一、“ 中和者,天地之美达理”

       “ 中和”乃万物生长延续之根本大法 ,是 天地宇宙构建与万物生命发生的核心原则。《 中庸》曰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⑥  “ 中和”之道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内在动 因 。董仲舒吸取了上古时期的精气学说与阴 阳五行理论 , 以阴阳、四时、五行元素的协同 运行来构建和论证“ 中和”之道的发生机理与 形成过程 ,把“ 中和”从以往静态的文本诠释 转变为动态的宇宙图式 。《 春秋繁露 · 循天 之道》曰 :“ 中者 ,天地之所终始也 ;而和者 ,天 地之所生成也。”赖炎元注曰 :“ 中是天地的终 结与开始 , 和是天地的生长与成熟。”⑦“ 中” 是天道内部固有的、自在的、贯通终始的本体 状态 ,代表着天地万物生死的起点与归宿 , “ 是一个涵盖天人之际的内容极其广阔的范 畴”⑧ 。“ 和”是万物发展变化的完美生命呈 现 ,“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 ,养长之不至 于和之所不能成 。成于和 , 生必和也 , 始于 中 ,止必中也”⑨ 。万物的终、始离不开“ 中”, 生、成离不开“ 和”,任何一物 ,从生到死 ,都是 “ 中”“ 和”之道相互作用而持续维系着生命 的整个运作过程 ,故能以“ 中和”之道养护身 体的人 ,能够遵循生命的自然法则 ,最容易保 持机体的生生状态而延年益寿。

       董仲舒借助阴阳变化法则清晰地论证和 演绎了“ 中和”之道的运作轨迹和发生过程。 《 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曰 :“天有两和以成二 中 ,岁立其中 ,用之无穷 。是故北方之中用合 阴 ,而物始动于下 ,南方之中用合阳 , 而养始 美于上 。其动于下者 ,不得东方之和不能生 , 中春是也 。其养于上者 ,不得西方之和不能 成 , 中秋是也 。然则天地之美恶在?  两和之 处 ,二中之所来归 ,而遂其为也 。是故和东方 生而西方成 ,东方和生 ,北方之所起 , 西方和 成 ,南方之所长起之 ,不至于和之所 ,不能生 ; 养长 ,之不至于和之所 ,不能成。”①“ 两和”指 “ 东方之和”与“西方之和”, 即春分( 二月) 和 秋分(八月);“ 二中”指“ 南方之中”与“ 北方 之中”,即夏至( 五月) 和冬至( 十一月 ) 。“ 两 和”与“二中”每年循环交替推动着四时岁月 周而复始地不停运转 。“ 北方之中”( 冬至) , 阳气初生与阴气相合 ,万物生长于地下 ,若不 经过“东方之和”( 春分) ,就不可能获得新生 与成长;“ 南方之中”( 夏至) , 阴气初生与阳 气相合 ,万物生长得最为茂盛 ,若不经“ 西方 之和”( 秋分) , 就不可能发展与成熟 。苏舆 曰 :“圣人之道以中和为则 ,故取春秋而不取 冬夏。”② 阴阳二气交合至“ 中春”“ 中秋”之时 而致“ 和”,象征着生命养成之大功 。而冬、夏 分别是“ 中用合阴”“ 中用合阳”的“ 始”“ 终” 状态 ,代表万物的源初与归宿 。冬至之目的 是春分 , 夏至之目的是秋分 , 没有冬至和夏至 ,便谈不上春分和秋分 。始、止、生、成之间 严密的因果逻辑关系构成了万物流变与生长 发展 的 动 态 过 程 , 董 仲 舒 称 其 为“ 天 地 之 经”③。

       在董仲舒阴阳四时运行的宇宙架构中 , “ 中”“ 和”各自有着不同的角色、功能、特点 与价值 ,二者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 。“ 中”代表 阴、阳极盛而止的状态 ,主物之“ 终始”;“ 和” 为“ 天 地 之 正”“ 阴 阳 之 平”④ , 主 物 之“ 生 成”,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 春秋繁露 · 循天之道》曰 :“一岁四起业 ,而必于中 。中之 所为 , 而必就于和 , 故曰和其要也。”董天工 《 春秋繁露笺注》引徐谓曰 :“惟和故见中 ,然 惟中故能和。”⑤“ 中”是“ 和”的前提 ,“ 和”是 “ 中”的呈现 。“ 物之所生也 ,诚择其和者 , 以 为大得天地之奉也”⑥ ,万物皆须循天道而将 “ 和”作为绝对至上的生生大法 。唯有经过 “ 和”的调整与作用 ,才能促进生命的正常发 展 。《淮南子 · 氾论训》篇曰 :“ 天地之气 ,莫 大于和。”刘文典解曰 :“ 和 ,故能生万物。”⑦  天地万物保持阴阳和谐是个体生长发展的内 在要求 。《黄帝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曰 :“ 凡阴阳之要 , 阳固乃密 ,两者不和 ,若春 无秋 ,若冬无夏 , 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⑧ 阴 阳必须交合 , 四季必须轮回 ,一 中一 和 ,彼此 推进 ,才有春暖花开、夏树苍翠、落叶知秋、雪 兆丰年的绚丽多彩的生命景象 ,天地宇宙才能转动起来而生机勃勃。

       董仲舒将“ 中和”视为“ 天地之美达理”, 董天工《 笺注》曰 :“ 美”谓“ 中”,“ 达理”谓 “ 和”,人的治身问题当遵从天道完美的中和 法则① 。“ 中”与“ 和”为天地万物的本来属性 与生存规定 ,“ 是存在世界里的无上境界 ,是 阴阳走出本体领域后运行转移的第一原则、 最高原理”② ,万物发展无不以“ 中和”之道为 根本原则 。董仲舒还提出“德莫大于和 ,道莫 正于中”③ 的观点 ,“道”“德”之最高境界仍然 离不开“ 中”“ 和”。“ 中和”之道是天、地、人 之间共通的普遍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 通过具体的德性实践与伦理规范去体达和彰 显“ 中和”大道 , 才能活得轻松自在、活力四 射 。“君子治身 ,不敢违天”④ ,“ 循天之道以 养其身”⑤ , 天道是君子治理身体的至上法 则 ,保持“ 中和”是存养身体的终极诉求 。君 子欲治理身体 ,必须以“ 中”道守其本源 ,保持 人之为人的自性与本真 ,无论在任何年龄、境 遇、状态下都能回归到生命之初的率性与纯 真;以“ 和”节制行为、控制欲求 , 以充分彰显 身体的生养与成熟功能。

       天地之道也存在“ 不中”“ 不和”的情况 , 但并没有被天道所排斥 , 这恰恰是追求“ 中 和”之道的自然表现⑥ 。“ 虽有不和者 ,必归之于和 ,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 ,必止之于 中 ,而所为不失”,“不中”与“不和”是天地阴 阳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性、阶段性、形 成性状态 , 由“ 不中”到“ 中”, 由“ 不 和”到 “ 和”,方可昭示万物不断趋向“ 中和”的发展 特征与前进方向 。无论如何 ,“ 中和”之道一 定是万物生命发展的理想追求与终极境界。

做君子花椒锅巴

二、原理与运作 :“ 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 极命”

       天地阴阳之气怎样运转 ,人就应该怎样 治理身体 。“ 中和”是阴阳之气运行的基本法 则 ,人就必须取法“ 中和”之道来养护生命。 《 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曰 :“能以中和理天下 者 ,其 德 大 盛 , 能 以 中 和 养 其 身 者 , 其 寿 极 命。”治理天下与养护身体的大道相通 , 只要 遵循天地“ 中和”之法就不会遇到困难和阻 碍 ,对统治者而言 ,德业容易成功;对个体发 展而言 , 生命容易保存 。苏舆引子程子 曰 : “ 今人不怠情放肆 ,必太严厉 ,圣人便自有中 和之气。”⑦“ 中和”之道是顺天道而尽人事的 最高法则 ,更是一种做人的品德修养与境界 修炼 ,唯有圣人能够时刻把持住这 一 原则。 一个人若能按照“ 中和”之道去调理和善待自 己的身体 ,便可与天地同道共生 ,朝气蓬勃。

       钟肇鹏将“ 极命”解释为“ 尽其天命、尽其天 年”① ,“ 中和”之道似乎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人 们在后天生活中对生命的消耗、破坏与减损 , 使人之寿命能够全尽地、完整地彰显出来而 达到极致状态。

       天地“ 中和”之道虽然通达万物 ,但要将 其解释清楚并运用于复杂的治身实践活动中 并非易事 ,董仲舒刻意对饮食与两性问题做 了详尽论述 。《 礼记 · 礼运》曰 :“ 饮食男女 , 人之大欲存焉。”②“食”“色”是人最难屈服于 理性控制与德性规范的本能欲求 。《 孟子 · 告子上》曰 :“ 食色 , 性也。”③“ 饮食”与“ 男 女”是人之为人的自然需求 ,人人生来皆有 , 无一例外 。董仲舒将“ 食”“ 色”问题从德性 伦理层面上升至天道信念高度 ,把天地之美 与人身之养合二为一 ,人如何饮食、如何对待 两性问题都可以从天道“ 中和”法则里找到 依据。

       一方面 ,男女取法阴阳 ,董仲舒以天地阴 阳的“ 中和”之道寻求男女两性的交合法则。 《 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曰 :“ 男女之法 ,法阴 与阳 。阳气起于北方 ,至南方而盛 ,盛极而合 乎阴 。阴气起乎中夏 ,至中冬而盛 ,盛极而合 乎阳 。不盛不合 ,是故十月而壹俱盛 ,终岁而 乃再合 。天地久节 , 以此为常 ,是故先法之内 矣 ,养身以全 ,使男子不坚牡不家室 , 阴不极 盛不相接 。是故身精明 ,难衰而坚固 ,寿考无 忒 ,此天地之道也。”④ 根据阴阳运行的规律 , 阳气兴起于北方 , 至南方最为旺盛 ,故在“ 南 方之中”开始与阴气相结合;而阴气兴起于南方 ,至北方最为旺盛 ,故在“北方之中”开始与 阳气结合 。总的来看 ,一岁之中 ,夏至( 五月) 与冬至( 十一月) 分别为“合阴”“合阳”之时 , 原则是阴阳不盛则不合 ,依次循环往复 ,天地 万物生生不息 , 经久不衰 。男女交合取法于 阴阳和合之道 ,才能保持身体健康而寿命无 损 。“君子法乎其所贵 ,天地之阴阳当男女 , 人之男女当阴阳 , 阴阳亦可以谓男女 ,男女亦 可以谓阴阳”,董仲舒认为 ,儒家君子所尊奉 的行事法则源于天道 , 天人同类、同道 ,人之 男女与天之阴阳的运作法则是一致的 。天地 阴阳交合的前提是“ 盛”, 即阴阳之气各自达 到饱满、丰盈状态才能与另外一方交合 ,进而 日渐达到“ 中和”状态以促进万事万物的生长 与成熟 。同理 ,男女夫妇应该在阳气、阴气饱 满时 ,才能进行两性结合 , 进而阴阳互济互 成 ,致“ 中和”而化育生命 。男子阳气旺盛、身 强力壮时方可与女性交合 ,女子阴气最盛、母 血充沛时方可孕育生命 ,这是最符合天道中 和运作之道的两性交合要求 。倘若人们逆天 道而行之 ,必然会损耗精气、伤害身体 ,进而 影响到人的寿命 。故“使男子不坚牡不家室 , 阴不极盛不相接”,董天工《 笺注》曰 :“ 古者 男子三十而娶 , 女子二十而嫁。”⑤ 古者对于 男女婚育年龄的规定是根据其各自体格发育 状况而论的 ,男子三十而壮 ,女子二十而气血 足 ,这时候就能够举行嫁娶之事 ,正是遵从天 地阴阳“ 中和”变化之道的体现 。“ 天气先盛 牡而后施精 ,故其精固 ,地气盛牝而后化 ,故其化良”① ,无论男女 , 筋骨强盛 ,体态丰盈 , 内在生理机制完善且达到高峰 ,方可顺利交 合而化育优良生命。

       根据天地“ 中和”之道 ,男女两性结合之 事不可放纵 ,亦不可禁止 ,而是要遵循天道阴 阳变化法则有节律、有限度地进行 。《 春秋 繁露 ·循天之道》曰 :“ 是故君子甚爱气而游 于房 ,以体天也 。气不伤于以盛通 ,而伤于不 时天并 。不与阴阳俱往来 ,谓之不时;恣其欲 而不顾天数 ,谓之天并。”君子要体察天道而 后谨慎对待自身的阴阳之气 ,该交则交 ,该止 则止 ,避免损害精气的“不时”而交 ,亦要避免 纵欲无度的“ 天并”之交 ,严格按照阴阳“ 中 和”规律来行两性之事 ,则可以强身益寿 。甚 至连嫁娶时间也应与阴阳交合法则保持一 致 ,“天之道 , 向秋冬而阴来 , 向春夏而阴去。 是故古之人霜降而逆女 , 冰泮而杀止”② ,秋 冬阴气渐至 ,凝露为霜 , 天气渐冷 , 以霜降为 节点 ,便可开始迎娶新妇 。春夏阴气渐去 ,冰 冻融化 ,天气渐暖 ,迎娶活动该在此时停止。

       另一方面 , 人的饮食问题也须符合“ 中 和”之道 。董仲舒从天道阴阳变化的“ 中和” 法则中探寻人的饮食规律与方法 ,把“食”与 “ 天”紧密联结在一起 ,将“ 中和”之道渗透到 人最基本的饮食需求当中进行具体、充分、生 动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演绎 。《 春秋繁露 · 循 天之道》曰 :“举天地之道 ,而美于和 ,是故物 生。”③有天地之和而后生万物 , 万物生而后 人能食之 。天地万物虽层次、种类繁多 ,但其生死变化规律有章可循 ,天道“ 分为阴阳 ,判 为四时 ,列为五行”④ 。董仲舒融入了阴阳、 四时、五行元素来解读万物生死变化的整个 过程 ,“凡天地之物 ,乘于其泰而生 ,厌于其胜 而死 , 四时之变是也 。故冬之水气 ,东加于春 而木生 ,乘其泰也 。春之生 ,西至金而死 ,厌 于胜也 。生于木者 , 至金而死;生于金者 , 至 火而死 。春之所生而不得过秋 ,秋之所生不 得过夏 ,天之数也 。饮食臭味 ,每至一 时 ,亦 有所胜 ,有所不胜 ,之理不可不察也”⑤ ,天地 万物的生命节律基本都是随着天道运作机理 而变化的 。春天木气旺盛而生之物 , 到秋天 金气旺盛之时便会死亡;秋天金气旺盛而生 之物 ,到夏天火气旺盛之时便死亡 。因而 ,春 天的物种活不过秋天 ,秋天的物种活不过第 二年的夏天 ,这是上天生养万物的基本规律。 《 淮南子 ·地形训》曰 :“ 故禾春生秋死 ,菽夏 生冬死 ,麦秋生夏死。”⑥ 禾、菽、麦之谷物的 五行属性不同 ,生死各有其时 , 因而人在食用 五谷时必须考虑其何时成熟的问题 ,不同时 节吃不同的食物 ,才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食物根据天道变化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生 长状态 ,天生五谷 , 五谷养人 ,天、人、物之间 保持统一和谐 ,才能彼此助益 。“ 春秋杂物其 和 ,而冬夏代服其宜 ,则当得天地之美 , 四时 和矣”⑦ ,天于四时所赐予人的美好食物 , 我 们就应该用它来保养身体 ,东方之春主“ 生大 养”,西方之秋主“ 养大成”,此时食物种类较多 ,人们可以杂食;而冬夏之物各有所宜 ,人 们应该细察天意 , 领会天在不同时节的“ 所 胜”之 物 与“ 所 不 胜”之 物 , 顺 天 道 而 谨 慎 择食。

       天地阴阳之气以“ 中和”之美生养万物并 非一蹴而就 ,而是有个漫长而有规律的发生 过程 。阴阳之气运行到什么程度 ,万物就只 能生长到什么程度 ,人也必须依据食物的长 势变化合理地选取食物 ,食其所当食 ,才是真 正享受 到 天 地 精 气 滋 养 过 的 美 食 。《 春 秋 繁露 ·天地之行》曰 :“ 四时不同气 ,气各有所 宜 ,宜之所在 ,其物代美 。视代美而代养之 , 同时美者杂食之 ,是皆其所宜也。”① 人无法 用肉眼看见阴阳中和变化的具象过程 ,但上 天总会选择适宜的事物生长状态来呈现和传 达 ,并且会将天地精华恰如其分地赋予不同 食物来养育人 , 以实现其生养之大德 。故而 食物本身就潜藏着其所属季节最好的精气与 品格 ,这些食物也最适合人们当季食用 。“荠 以冬美 ,而荼以夏成 ,此可以见冬夏之所宜服 矣”② ,冬天水气为主 ,荠菜味道甘甜 ,借水气 而盛 ,以甘甜战胜寒冷 , 能够滋阴养人;夏天 为火气 ,荼菜味苦 ,借火气而熟 ,苦味胜过炎 热 ,可以缓解酷暑 。故《 吕氏春秋 ·尽数》曰 : “ 食能以时 ,身必无灾。”③人们的饮食取舍符 合四时生长规律 ,身体便不会有疾病或灾难。

       两性与饮食虽为君子治身的不同领域 , 但其所遵循的天道“ 中和”运作原理是一致 的 。《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曰 :“是故男女体 其盛 ,臭味取其胜 ,居处就其和 ,劳佚居其中 ,寒暖无失适 ,饥饱无过平 , 欲恶度理 , 动静顺 性 ,喜怒止于中 ,忧惧反之正 , 中和常在乎其 身 ,此谓之得天地泰。”人之生活起居处处离 不开“ 中和”之道 , 衣物保持清洁 , 饥饱不过 度 ,劳逸结合 ,冷暖适宜 ,居处旷而不散 ,高而 不危 ,才能与天道保持一致 , 因而最有利于人 的身体健康 。除了两性与饮食之外 ,董仲舒 还试图把天地“ 中和”之道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的方方面面 ,包括穿衣、言行、礼仪、伦理、政 治、教化等各个领域 。“ 春袭葛 ,夏居密阴 ,秋 避杀风 ,冬避重漯 ,就其和也 。衣欲常漂 ,食 欲常饥 。体欲常劳 , 而无长佚居多也”④ , 春 天穿葛布衣 ,夏天居住阴凉之地 ,秋天避免寒 风杀气 ,冬天避免阴气潮湿 ,这些都是为了使 人的身体处于阴阳“ 中和”的状态 。从男女、 饮食、居处、劳佚、寒暖、饥饱 , 到欲恶、动静、 喜怒、忧惧 ,“ 中和”之道都是第一原则与根本 大法 ,为君子治身找到了坚实可靠的理论依 据与实施路径。

三、养气方法 :“内充”与“自渐”

       董仲舒将气视为人养生的关键 , 将“ 爱 气”称为“养生之大者”,人要养其“精气”“ 和 气”“ 良气”,才能保证身体如山泉活水般清亮 透彻 , 生发不息 , 活力无限 。“ 和者 , 天之正 也 ,阴阳之平也 ,其气最良”⑤ ,天地阴阳之气 在中春、中秋之时达到平衡、和谐 ,这时候气 最精良 ,最有利于万物生长 ,是故人当效仿天 道而养“ 中和”之气 ,身体内部才能无所凝滞 ,不生病害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曰 :“生本于 气 ,养生莫精于气 ,气莫善于和。”①气是生命 的存在根基 ,“ 和”是气的最佳状态与终极境 界 ,治身本质上就是养人之“ 和”气 。“举天地 之道 , 而 美 于 和 , 是 故 物 生 皆 贵 气 而 迎 养 之”② ,“ 和”气是天道实现养、成之功的内在 要求 ,是天道绝对、至上的生存法则 , 只要这 种“ 中和”属性能体现在人身上 ,那么人就能 成功 掌 握 生 养 大 法 与 治 身 秘 诀 。《 黄 帝 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曰 :“ 凡人有生 ,受 气于天。”③ 人之气是上天所给予的 ,人气的 存在方 式 当 与 天 气 的 运 行 节 律 保 持 统 一。 《 淮南子 · 氾 论 训》曰 :“ 天 地 之 气 , 莫 大 于 和。”刘文典解曰 :“ 和 ,故能生万物。”④ 阴阳 之气不“ 和”,万物就不能生长成熟 ,人不养其 “ 和”气 , 同样不可能活得长久 。只有人体有 相对和谐、平衡的内在机体运作环境 ,方可维 持最佳的生命状态 ,这与现代生物医学的结 论也是一致的。

       君子应善于存养自身的“ 中和”之气 。董 仲舒引孟子和公孙尼子之言做了一番精彩诠 释 :“孟子曰 :‘我喜养吾浩然之气者也。’谓行 必终礼 ,而心自喜 ,常以阳得生其意也 。公孙 之养气曰 :‘里藏 ,泰实则气不通 ,泰虚则气不 足 ,热胜则气耗 ,寒胜则气滞 ,泰劳则气不入 , 泰佚则气宛至 ,怒则气高 ,喜则气散 ,忧则气狂 ,惧则气摄 。凡此十者气之害也 ,而皆生于 不中和 。故君子怒则反中 ,而自说以和;喜则 反中 ,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 ,而舒之以意;惧 则反中 ,而实之精。’夫中和之不可不反如 此。”⑤孟子的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 ,是充塞于 宇宙之间的正大之气 ,是君子坦荡荡的豁达 恢宏之气⑥ 。气极其微妙、抽象 , 难以把控 , 君子欲养好“ 中和”之气并非易事 ,不仅要从 外在礼法上规范言行 ,还要关照自己的内在 情绪与心境变化 。公孙尼子提出泰实、泰虚、 热胜、寒胜、泰劳、泰佚、怒、喜、忧、惧之“ 十大 忌”,皆因人的阴阳之气无法保持“ 中和”状态 所致 ,这也是养气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 君子必须时刻警醒和检讨自己 ,守住“ 中和” 之道 ,亢奋发怒时需沉着冷静 , 防止火气太 大;兴奋愉悦时也不要过了头 , 冲动是魔鬼 , 容易犯错、伤身;忧郁悲伤也不能太久 ,及时 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力去克服负面情绪 ,尽快 排除体内的郁怨之气 。《 吕氏春秋 · 达郁》 曰 :“血脉欲其通也 ,筋骨欲其固也 ,心志欲其 和也 ,精气欲其行也 。若此则病无所居 ,而恶 无由生矣 ,病之留 ,恶之生也 ,精气郁也。”许 维遹解曰 :“郁 ,滞 ,不通也。”⑦人之精气如同 流水 ,潺潺不息 ,顺畅无阻 ,才不会淤滞而产 生杂气、浊气 , 身体自然也会清新健康 ,不染 恶疾 。《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曰 :“人有五藏化五气 , 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 喜怒伤气 ,寒暑伤形。”张志聪解曰 :“ 肝志为 怒 ,心志为喜 , 脾志为悲 , 肺志为忧 , 肾志为 恐。”①人之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会影响 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 因而要“缓节柔筋而心 和调者 ,可使导引行气”② 。君子必须要有很 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 ,无论何 时都要保持心境平和 ,维护自己的心性底线 和人格形象 。而在现实生活中 , 常人一般很 难保持“ 中和”状态 ,尤其是遇到应激或突发 情况时 ,只有德性极高的人才能做到处变不 惊、从容应对 。保持“ 中和”之气 ,决不能死守 规矩、僵化教条 ,而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 事制宜、因人制宜 ,灵活变通 ,理性调和。

       “ 天地之气不是任何理性原则和知性分 析所能诠释的概念”③ ,其作用于人的过程是 十分精妙的④ 。董仲舒强调要保持“ 外无贪 而内清净 ,心和平而不失中正”的心境 ,方可 达到中和状态 。君子“ 闲欲止恶以平意 ,平意 以静神 ,静神以养气”,人之身、心、意、气、行 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其中任何环节出了 问题 ,都可能造成气不“ 和”,是故养气必须动 静结合、内外相通、知行合一 。董仲舒以鹤、猿为例来说明“ 中和”之气的作用原理 ,“鹤之 所以寿者 ,无宛气于中 ,是故食冰 。猿之所以 寿者 ,好引其末 ,是故气四越”。鹤长寿的原 因是体内无郁气 ,猿长寿在于四肢发散而气 通畅 ,一个人内心若也能保持通达舒畅、澄明 无怨、豁达开朗 , 其体内便会充盈着和谐之 气 。君子在具体生活琐事上也要做到“ 行中 正 ,声向荣 ,气意和平 , 居处虞乐”⑤ , 以一种 平静、中庸、温和、从容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 的身心状态 。相反 ,如果烦躁、忧伤、哀怨、愤 怒、急躁 ,体内之气便会淤积、阻塞、耗散 , 自 然难以保持“ 中和”, 从而对人的身 体 造 成 损伤。

       董仲舒还吸收道家的精神修炼方法 , 提 出“ 内充”的养气方法 。《 春秋繁露 · 循天之 道》引古之道士有言曰 :“ 将欲无陵 , 固守一 德。”董仲舒解释曰 :“此言神无离形 ,而气多 内充 ,而忍饥寒也 。和乐者 ,生之外泰也;精 神者 ,生之内充也 。外泰不若内充 ,而况外伤 乎? 忿恤忧恨者 ,生之伤也;和说劝善者 , 生 之养也。”⑥“ 中和”之气是充盈、饱满、自足、 适度的精良状态 ,葆有这种良气可使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泰然自若、善良温和的人格魅力 与生命气质 。《 黄帝内经 · 素问 · 上古天真 论》曰 :“恬憺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 从来。”①人要时刻反省、体察自己的体内之 气 ,控制嗜欲 , 虚心恬静 , 摒除杂念 , 保留真 气、纯气、精气 ,才不会因气血亏损而患病。

       君子欲养其“ 中和”之气 ,表现在具体行 为举止 ,“ 中”就是以礼法节制自身欲求 ,并将 其控制在合适之范围和限度之内 , 而不至于 过或不及 。《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曰 :“是故 君子养而和之 ,节而法之 , 去其群泰 ,取其众 和 。高台多阳 ,广室多阴 ,远天地之和也 ,故 圣人弗为 ,适中而已矣。”君子应该懂得以“ 中 和”之道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 ,用心存养 谐和 之 气 , 而 绝 不 能 自 我 放 任、挥 霍 生 命。 “ 法而节之”即“ 调节之使合乎规律”② ,君子 通过节制自身行为而达到“ 中和”状态 。因为 人的本能欲求一旦被刺激和放纵 ,便会陷入 恶性循环的无底漩涡之中 , 而不可能被彻底 满足和穷尽 。人要成其为人 ,无论是衣食住 行、言谈举止 ,还是礼法规约、道德要求 ,都必 须要有个收口 ,坚守底线 。若不知节制 ,不讲 礼仪 ,放纵本能 , 与禽兽何异!  吃得太多 ,肠 胃就会痛;看得太多 , 眼睛就会近视;听得太 多 ,耳朵就会失灵 。这些都是因人类不知节 制而损害生命的恶果 。天赋予人生命的先天 本能 ,只允许在规定限度之内发挥作用、彰显 价值 ,一旦超出使用域限 ,势必会损耗人的天 命之数 。所以 ,做人做事之终极原则是“适中 而已”,恰到好处 ,才能得到最好结果。

       “ 中和”之道作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境界 , 君子要真切体达与践行 ,须通过“ 自渐”的方 法进行自我修炼与提升 。《 春秋繁露 · 循天 之道》曰 :“ 法人八尺 , 四尺其中也 。宫者 , 中 央之音也;甘者 , 中央之味也;四尺者 , 中央之 制也 。是故三王之礼 , 味皆尚甘 ,声皆尚和。 处其身所以常自渐于天地之道 ,其道同类 ,一 气之 辨 也。”人 长 八 尺 取 其 中 为 四 , 五 音 以 “ 宫”为主 , 五味以“ 甘”为美 ,先王制礼乐无 不以“ 中和”为贵 。苏舆解 曰 :“ 渐 , 犹 寖 润 也”,“法天者法人之所以自治而已”③ , 阴阳 之气在天亦在人 ,法天之道与法人之道实质 上是一 回事 ,人要将自身沉浸于天地“ 中和” 之气的氛围中认真、深切地感受和体悟这种 泰然自若又满富生机的美好境界 。《 春秋繁 露 ·天地阴阳》曰 :“ 天地之间 ,有阴阳之气 , 常渐人者 ,若水常渐鱼也 。所以异于水者 ,可 见与不可见耳 ,其澹澹也 。然则人之居天地 之间 ,其犹鱼之离水 ,一也 。其无间 ,若气而 淖于水 。水之比于气也 , 若泥之比于水也。 是天地之间 ,若虚而实 ,人常渐是澹澹之中 , 而以治乱之气 , 与之流通相殽也 。故人气和 调 ,而天地之化美 , 殽于恶而味败 ,此易见之 物也。”④ 阴阳之气作用于人 , 如同水与鱼般 呴湿濡沫 , 虽不见其形 , 却无时无刻不在浸 润、滋养着人的整个身心 。《论衡 · 变虚》曰 “ 人在天地之间 ,犹鱼在水中”⑤ , 天地养人 , 如同水养鱼一样清透灵动 。人之生命正是在 阴阳二气不断流行、交互、转化、生成、和合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延续 ,就像鱼儿在水中用 鳃呼吸、来回游动而维持生命一样自在 。英 国剑桥大学鲁惟一教授说 :“ 天地阴阳变化给 人带来影响 , 就像水的变化会影响鱼 一 样。 所以君主要体察天意 , 观察阴阳的变化和五 行的顺逆。”① 鱼儿无论如何顺逆奔腾、欢畅 雀跃 ,都不可能离开水的滋养与支撑 ,并且要 根据水流特点来调节自身的游动、呼吸方式。 君子治理身体 ,要善于体察与践行天意 ,遵循 天道阴阳变化而随时调节自身的行为 , 时刻 让“ 中和”之气包围、滋养着自己 ,如同感受空 气、阳光一样亲密无间 ,这样个体生命不被人 为耗损和破坏 ,便会顺应自然、长盛不衰 。董 仲舒通过一个“ 渐”字 ,把人的治身问题从天 道化、德性化、普遍化的抽象法则 ,转变为一 种精微、细腻、生动而满富想象色彩的心理体 验与行为要求 ,可感可知 ,可行可得。

四、结果与检验 :“寿有短长,养有得失”

       董仲舒主张以阴阳“ 中和”之道为根本大 法来指导人的养身问题 ,并没有消除人在天 面前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君子当取法天地之 美 ,以“ 中和”之道治其身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绝对定律 ,任何人都不可能摆脱或 超越天道法则的制约而达到存养生命之目 的 。但是 ,君子能不能、愿不愿意、诚不诚心去坚守“ 中和”之道而治其身 ,则是由其主观 努力所决定的 。金春峰说 :“董仲舒在‘神权’ 的大声喧嚷中 ,我们看到的反而到处是对人 的力量、作用、地位的重视与强调 ,是对人的 ‘参天’之力的极大信任。”② 董仲舒“ 循天之 道以养其身”③ 的观点 ,并非天命决定论 , 而 是充分强调要发挥人的主动性、自觉性与创 造性。

       人最终寿命的长短是检验其是否以“ 中 和”之道得“ 天地之泰”治理身体的重要衡量 标准 。《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曰 :“ 中和常在 乎其身 ,谓之得天地泰 。得天地泰者 ,其寿引 而长;不得天地泰者 , 其寿伤而短 。短长之 质 ,人 之 所 由 受 于 天 也。”④“ 引”与“ 伤”, “ 长”与“ 短”, 形成两种完全相反的生命结 果 。寿命短的人 , 其体内阴阳不合 , 精气耗 损 。而寿命长的人 ,便能很好地调节阴阳二 气的运作而使其保持和谐 ,气“ 和”而物能生 , 寿命自然就会延长 ,此可谓养生最高境界的 “ 圣度”⑤ 。“短长之质 ,人之所由受于天也”, 董天工《笺注》曰 :“ 天地之气在吾身而寿长 , 不得其养则寿短 , 长短由人自取也。”⑥ 天地 之气以“ 中和”为美 ,其施之于人亦必求“ 中 和”以应天之道 ,人若能以“ 中和”之道治其 身 ,天人同道而生 ,互感互应 ,则可汲取天地 之美而滋养其体 。若人不以“ 中和”之道治其身,则天人逆道而亡,便是背离天地之美而伤 其体。  因而,寿命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 人的主观努力与自觉意识。

       然而,人的寿命之长短如果完全取决于 人是否遵循天道,似乎又与董仲舒所谓的天 之数、天之命、天之制的至上性、权威性、绝对 性相互矛盾。  实际上,董仲舒所强调的并非 一种因果报应论,而是试图在天道神权与生 命主体之间构建一种合理的张力,坚持天人 感应、天人同类观念的同时,还要对人的能动 性与主体性予以关注和重视。《 春秋繁露 · 循天之道》曰:“ 寿之为言,犹雠也。  天下之人 虽众,不得不各雠其所生, 而寿夭于其所自 行 。  自行可久之道者,其寿雠于久; 自行不可 久之道者,其寿亦雠于不久。  久与不久之情, 各雠其生平之所行,今如后至,不可得胜,故 曰:寿者雠也。然则人之所自行,乃与寿夭相 益损也。其自行佚而寿长者,命益之也;其自 行端而寿短者,命损之也。  以天命之所损益, 疑人之所得失,此大惑也。  是故天长之而人 伤之者,其长损;天短之而人养之者,其短益。 夫损益者皆人,人其天之继欤?  出其质而人 弗继, 岂独立哉!”① 一 方面, 人之命由天所 赐,天给予每个人不同的命数与天赋。  在这 个层面上,寿命与个人后天的德性、修为、背 景、主观努力无关,因而放荡不羁有长寿者, 正直懿德亦有短寿者。  另一方面,人的寿命 又不完全由天决定,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主 观能动性,通过有意识地调节、控制和修炼, 顺应天意而谨慎治理身体,从而延长自己的 寿命。  天道与人为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 互作用,二者必须协同运行,谁也离不开谁。

       “ 雠”,赖炎元解曰“相应”② ,即有应答、应对、 回报、报酬、反馈之意,即天对人所作所为的 报酬或回应。  董仲舒试图把天人格化、性情 化、道德化,天会根据人的行为表现灵活增加 或减少人的寿命期限。《 吕氏春秋 · 本生》 曰:“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③ 人 之性命起初源于天,而后期的发展完善则要 靠人类自身努力践行与精心养护。“ 自行”即 人对自己身体的主动治理,法“ 可久之道”的 人,生活方式会尽量与天道相符合,时刻以天 地“ 中和”之美的法则控制自己的饮食、居处、 言行、心境等, 自然能延年益寿。  法“ 不可久 之道”的人,急功近利,悖逆天道,为所欲为, 毫无节度,完全顺着自己的生命欲求与主观 愿望而过着不健康的生活,这样的人恐怕连 天给予的命数都难以达到,更不用谈长寿了。

如果天年是个定数,人对生命的激情、理 想、信心、价值将被磨灭掉,那么人类也将彻 底失去存在的动力和希望。人之为人必须有 其生命存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其行为、精 神、思想不可能完全处于被动或消极状态。 好人好报,恶人恶报,在社会伦常规范与道德 秩序的现象世界中,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与必要性, 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为仁向善了。 上天不会强迫或威胁人去服从它的意志,人 的寿命长短都是个体“ 自行”的结果。董仲舒 “ 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天 道“ 中和”法则转变为人性的主体自觉,而非 以天道神权限制、扼杀人的思想与行为。  人 之生死夭寿有“定”有“ 变”,“ 定”为天命,非 人力所能及,而“ 变”则取决于人自身是否能将“ 中和”之道运用于人事生活 。践行得好 , 便可得天之恩赐而长命;践行不好 ,便会或多 或少受到天的惩罚而短命 。董仲舒突破了孔 子“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① 的命定论 ,充分肯 定了人在生命面前自我生长、自我完善、自我 创造的积极面向 ,在儒家生命哲学观念上具 有一定的突破性与前瞻性。

结语

       儒家自孔子之后 ,对“ 治身”之术有所忽 视 ,到董仲舒这里 ,又从天道高度重新关注个 体的生命养护问题 。董仲舒抓住天道中最为 重要的“ 中和”观念作为人治身的根本大法 , 借助阴阳、四时、五行所构建的宇宙图式 , 为 “ 中和”之道演绎出一套系统、完整、动态的运 作机制 ,为儒家君子的治身问题提供了可靠 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两千年多 来 ,追求不偏不倚的“ 中和”之道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且共同坚持的生存法则 ,甚至成 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民族信念与道德追求。 这也说明 ,董仲舒以“ 中和”之道为人的生命 活动立法 ,无疑是深刻的、成功的。

       当然 ,董仲舒在以天地“ 中和”之道论证 人事生活实践时 ,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澄清和 解释 ,例如 ,天道之“ 中和”与人道之“ 中和” 是否完全可以契合相通? 人的寿命在多大程 度上取决于天? 但是 , 回归到董仲舒所处的 时代 ,这种自洽的天人关系理论无疑是具有 说服力与解释力的 。今人应该结合当代的生 活经验、时代背景和理论成果 ,为董仲舒君子 “ 中和”治身思想注入丰富精彩、具有时代特 征的新内容 ,不断挖掘其中的学术价值与实 践意义 , 助 推 人 类 寻 求 现 代 化 的 向 善 生 存方式。

君子文化创始人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