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宝 席海容:鉴古开今——“君子之教”及其当下意蕴的理与探

鉴古开今:“君子之教”及其当下意蕴的理与探

魏宝宝  席海容  新疆师范大学

摘  要:作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应对当下学校教育困境的丰富智慧。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如何以立德之教培养当下时代、当前社会与当今中国所需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正在面对的根本问题。孔子的“君子之教”对当下学校落实、践行立德教育具有重要启发。“君子之教”的意蕴理解有助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目标的深化反思,“君子之教”内容载体的分析有益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所需内容构成的认识,“君子之教”实践方法的学习继承则帮助我们打开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的思路方法。

正宗君子文化唯一标识LOGO

       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  。报告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在引导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一直是学界讨论的一个重点与热点话题。已有的研究涉及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分析、时代意蕴解读、指导思想阐释、实现路径探索等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于不同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立德树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着力点。然而,考察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实现仍需深化探索。立德树人作为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话语表达,正如学者的观点,“必须重视‘立德树人’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研究”[2]  。深厚的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思想与实践方法的可靠根基与源泉。孔子是享誉世界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代宗师,他开创儒家学派及其学说主导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孔子的教育教学,将德才兼备的君子作为培养目标,其教育活动可称为“君子之教”。“君子之教”的理论与实践是教育史中的瑰宝,在“君子”培养目标下,孔子选择能够支撑君子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君子之教是包含了育人目标、内容载体与实践方法的完整体系。“君子之教”对当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重提“君子之教”,有利于当下学校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育人方法等方面的回归、完善与提升。

做君子瓜子

一、为何培养君子:“君子之教”意蕴价值的溯源立新

        培养年青一代良好的德性与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所需才能,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在之义。重提君子之教,可以从学校培养目标与日常育人实践上给人以导引。君子之教瞄准人良好的德性养成与才能增长,只是,新时代赋予“德”与“才”以新的内涵。对孔子所培养的君子之“德”与“才”的审思,有助于深化当下学校教育所要培养时代新人之“德性”与“才能”的认识。

( 一)孔子“君子之教”的内涵

       君子的最初涵义是“君之子”。君子一词用于指人的身份与社会地位,如在西周及春秋中前期,被称为君子者一般为身份尊贵、地位崇高的统治者。到春秋中后期,君子概念开始从社会地位向道德转化[3]  。到孔子这里,君子是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因此,以君子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被称为君子之教。君子不再是“君之子”,出身社会底层的人通过学  习也可以成为君子。生活于王权衰落,诸侯势力逐渐强大,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而奔走列国,宣传其政治主张。然而,试图以周礼改变社会现状的抱负终未获得成功。不同于政治上的失意,孔子在思想与教育上无疑是成功的,他试图以君子教育,为社会改造培养生力军。“德”与“才”是衡量君子的标准,或者说,君子是通过接受教育而德才兼备的  一类人。所谓德,内在是指人具有了“仁、智、勇”“温、良、恭、俭、让”“义、直、信、笃、敏”“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4]等良好的道德精神与人格修养。外在则表现为人能够按照“礼”的规范行事而“不逾矩”,能以“仁角,引导我们从新时代君子之“德”与“才”理解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素养与品质。

一是,培养接班人应有之“德”是学校教育根本任务。孔子所在的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而其所从事的君子之教未能走出阶级局限性。君子之教最终目的是培养进入统治者阶层的社会治理者。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每个人成为地位平等的劳动者。历经七十余年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凸显,中华民族也站在了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通过“以德领航”教育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下学校所育之“德”需基于当今中国、当下社会、当前时代  特征的考察中丰富发展。从国家发展对人的要求来看,当下所立之“德”首先意味着个人作为国家共同体的一员,在思想认识上具有深深的国家身份认同,以及“四个自信”。每个人在思想价值观念态度上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也就是,在思想价值和情感认识上,具有浓烈的各领域的渗透,新时代学校教育在未来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建设者、劳动者所需之“才”的培养上,要瞄准时代要求的学力、创造力等关键,使新一代获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真本领”。

( 三)重提“君子之教”有利于学校育人目标回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学生良好品德与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所需才能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1957年 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演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5]  。1978年 4月 22  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沿用、强调了毛泽东所讲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  的教育方针。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策引导、理论探索等方面一直注重学生品德与才能的养成,与君子之教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学校在育人实践中,受工具理性、实利主义等影响,常出现目标偏离的情况。学校教育于某种程度上陷入旨向个人“生存”的训练,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之“德”与“才”的培育。学校之间陷入以分数为标准的、为了生存甚至不惜以优厚待遇“掐尖”的不良竞争。家长则更是将孩子的成绩,升学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成效的标准。“育分”背后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工具”逻辑。实利主义成为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路途中的难题。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家庭通过与学校的“共谋”构建了有别于理想状态的学校教育之现实模样[11]  。校内外各种教育边界外力量纵横交织,对学校制度建设、管理以及教师的育人实践产生影响,学校教育表现出“育人面向上‘有所侧重’,育人高度的‘生存’导向,育人动力上依靠‘功利’,育人方式上陷入‘实用崇拜’”[12]等。君子之教的内涵有益于人们反思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针对当下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重提君子之教有利于学校教育从功利主义的迷失中,重回以德领航之全面发展教育的正确轨道。

二、以何培养君子:“ 君子之教”内容载体的守本求善

        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内容为载体 。孔子以“文、行、忠、信 ” 四教,编撰“六经”教材,作为君子培养的内容载体 。从君子之教审思当下学  校教育内容构成与实施,学校首先要坚守国家五育并举与融合要求,在这一  前提下因地因情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丰富学校培养目标实现  的内容载体。

( 一)“君子之教”的内容构成分析

       孔子为了实现君子培养目的,选取编撰了能支撑君子之“德”与“ 才”养  成的内容 。孔子在对西周“六艺”教育继承的基础上,吸收选择有用学科,根  据实际需要发展“六艺”教育,创设学科形成了教育教学内容 。《 论语 · 述  而》中讲,“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即以文献、品行、忠诚、信义教育弟  子 [13]  。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内容,而“ 文”是知识教育内容 。君  子之教的内容总体包括知识教育( 六艺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大类 。《 史记.孔  子世家》中说,孔门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文”的内容涵盖礼、乐、射、 御、书、数“六艺”。“文”与“德”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孔子虽未专设道德教  育学科,但道德教育却贯穿于知识教学的始终 。以文化知识为基础,融道德  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 。这点从“六艺”教学可以看出 。首先是“礼、乐”之  教 。“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囊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 。礼仪学习使个人行为合乎规范,做事知进退守礼节。“乐”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乐”陶冶人  的精神和情操,受“乐”的熏陶,人逐渐养成温、良、恭、俭、让的美好心灵与品  格。这是“文”“德”融合的表现之一。其次是“射、御”之教。“射”指射箭技  术练习,主要是射猎,以及战场中杀敌卫国。“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  练。在射御本领培养中,同时培养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是“文”“德”联系的表现之二。其三是“书、数”教学。“书”指文字读写,“数”指算法,书、数是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不可偏废。文化基础知识  学习也是“德”“才”兼备君子培养的基础。这是“文”“德”联系的表现之三。总而言,君子之教是“文”“德”统一之教,也是“德”融于“文”之教。

       教材是育人的核心载体。孔子编撰已有文献典籍形成《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作为教材。《礼》可视作直接的道德教材。孔子以周礼为依据,从春秋社会现实出发进行部分改良,编成“士”“君子”须掌握的礼仪规范,称为《礼》,又称《士礼》。诚如《论语·季氏篇》所讲,“不学礼,无以平。学《易》使人了解人事正邪凶吉,判断事物之间精微联系与转化,在开人心智的同时教人不伤人害物,具有育智功能同时发挥育德作用。

(二)以“君子之教”审视当下学校教育的内容特征

        “君子之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君子之用”。从“为谁培养人”与“培养  什么样的人”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教育,在“德”与“才”关系上亦可  以总结为“德为体、才为用”。“德为体”就是把品德养成作为教育根本,社会  主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事业培养“接班人”的教育,人的培养需符  合国家要求的品德标准。“才为用”就是在养成正确价值观念前提下,具备  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才能,有能力参与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的生产实践。孔子的“文、行、忠、信”四教可归为“文”与“德”统一之  教,或“德”融于“文”之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也可视为“德”与“才”基本框架下的五育并举与融合之教。

       德育和美育助人养成良好的德性德行。回视七十余年新中国教育历程,学校教育具有“ 以德领航”特征 。教育发展虽显现时代特征,但总体而  言,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以德领航的教育,就是个人价值观念、言行与国家社会  要求规范相符合 。学者指出,“人的道德意识之确立以及道德行为之发生都  离不开道德主体的情感参与”[14]  。具有心灵陶冶与美化,情感情趣的激活与  提高功能的美育,则为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打下坚实的人性基础 。美育除  了自身功能之外,具有滋德、养德、成德的“ 以美育德”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  讲过以优美的“音乐作品使几位粗暴无礼、精神麻木的少年,心灵逐渐解冻、 眼神因受到崇高思想鼓舞而闪出光彩,充满了细腻而高尚的感情”[15]  的教育  故事,正是以美育德的例证。

       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助长人的才能才干 。一是体为才之本,强健的体 魄是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与根本 。二是智为才之资,成熟发达的心智 是从事创造性的、与先进生产力结合的生产实践的重要前提 。三是劳为才 之用,人的才能才干需要在社会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生产的劳动实践中表 现出来,发挥作用 。才能才干的培养就是使人成为有能力的社会主义物质 与精神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

表 1   君子之教及当下学校教育在目标与内容上的对应关系


        培养目标        教育内容


君子之教        

“ 德”“才”兼备的君子        “ 文、行、忠、信”,以“六经”为依托的思想 道德教育、心灵陶冶与审美教育、增长才 能的智育等。


当下学校教育        具有良好 德 性 德 行 与 才 能才干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者与接班人        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与融合教育( 从 良好德性德行养成来看:以德领航、以美 育德 。从才能才干形成来看:体为才之 本、智为才之资、劳为才之用)。


( 三)教育内容载体的守本求善为学校教育目标实现提供支持

      一是,坚守五育并举与融合之根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赋予新时代君子之“德”与“才”以新的内涵。学校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16]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实际上,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就是指向当下时代、当前社会、当今中国所需要人才培养的教育。新时代君子之教需要学校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与融合教育。一定教育目的的达成需要与之对应的教育内容作为载体。孔子的君子之教如此,以“文、行、忠、信”四教,使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教材培养君子。当下所需的能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具有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

三、如何培养君子:“君子之教”实践方法的继往开来

       “文、行、忠、信”四教,以及“六经”教材的使用,客观上支撑了君子之教。同等重要的是,君子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得当的教学方法。立“志”求“道”、“学”“思”结合、注重“习”“行”、推己及人、因材施教,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教  育教学实践方法。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路径。君子之教的实践方法帮助我们打开审思当下学校教学方法的思路。受启于孔子培养君子的实践方法,当下教育目的之的实现需立足“五育”内容载体,积极建构以德领航、转  识成智、化知为行、力行示范、全体全面的教学,把课堂建设成真正的师生教  学共同体。以此,在目的、内容与方法的统一中,完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培养。

 ( 一)立“志”求“道”与“以德领航”之教

       孔子晚年回顾其一生的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地人事之“道”与“理”的过程,包括自然界客观事物内蕴的“物之理”,人类社会历史,人与人关系中的“事之理”等。如此,教学也就超越了机械识记与重复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探明道理,在依道理而行中厚养德性。

       对教师而言,以德领航之教的建构需要回归对教育本质与原点的思考,立足于个体身心与精神的成人,上升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乃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探索饱含“教育性”原理的教学。学生在学以成德中成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一代新人,树立起良善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获得道德养成、才能增长的内动力,忠于理想、志于学问。以德领航之教就是充分融入思想道德与良好价值观念的教学,把学生良好德性养成作为课堂根本目标之一,学生在志于道与志于学的统一中充分成长。

( 二)“学”“思”结合与“转识成智”之教

       孔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说明学思关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学是信息获得、或知识经验收获的过程,思则是上升到理性层面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过程。学思结合包含了完整的材料获得与是说,瞎子也会说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但把白的东西和黑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叫他选,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就是未触及知识本质的表现。学思结合之教提醒我们,学生要在深度理解的“思”中抵达、触及事物本质,形成良好的辨识力,使知识成为人做出更好行动选择的支撑力量,就是超越“知”的层次上升到“智”的高度。转识成智之教要求学思结合,学生深入理解了符号背后之所指向、所表征的本质,知识就真正地成为了人的行动力、实践力的基础,就上升为人的智慧,如此也才能支撑起人的才能才干。孔子学思结合的教学原则启发我们积极追求“转识成智”之教。

( 三)注重“习”“行”与“化知为行”之教

孔子在谈论天赋素质与后天学习对人的影响时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就是说,人在品格、认识等方面的差距主要源于后天的学习、习行。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习”在这里指习行、践行,具有在习行中化知识成为真知,使知识上升为德行之意。在人才评价衡量上,孔子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是说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把他人  当作与自己同样的人来对待,要考虑、尊重、爱护他人,用自己的欲望、好恶、需  求去理解他人的欲望、好恶与需求,也就是推己及人。具备了仁的品质,就能  克己复礼,按照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本人就是一位仁者,诚如学生的评价,“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论语·里仁》)。忠恕之道体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推己及人也是实现仁的方法。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仁的  原则与方法,老师对学生所提的要求自己就得先做到,在行动中示范、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同样适用于教育教  学。孔子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提示教学中力行示范的重要性。

       教师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最为活跃与能动的要素。教师较之学生闻道在先,在认知与人格发展等方面更成熟,有更丰富的生活与生命体验。教师自身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媒介,通过力行示范对学生产生影响。为人师表正是教育的起点。《论语·先进篇》中记录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属孔子因材施教的典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孔子知道子路激进,所以约束他做事不能听到就做,要小心谨慎。孔子知道冉有总是退缩,所以鼓励他积极向前,做事听到就做。正因为能因材施教,孔子做到了对不同学生的有效教育。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有教无类的观念。只有当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时,因材施教才会发生。如果在教育对象上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目标上受制于功利、实利的价值取向,那么教学则易成为面向有“升学”培养价值的那部分学生,使一部分学生成为“边缘人”,因材施教也容易沦为口号。我国教育的指向是使所有受教育者成为有思想觉悟、有知识能力的各行业的劳动者。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儿童,无民族、地域、性别等的区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儿童在身心方面存在的差异,教师对学生做到如数家珍,基于学生性格、认知、人格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 学生,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位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 挥出来[27]  。教师要看到儿童身上不同于他人的长处,也就是“发现每一位儿 童”。当教师真正确立起面向全体的信念,在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差异且利用 差异而教时,也就开始迈向面向“ 全体全面”的课堂重建之路了 。教学也就 开始走出“育分”困境,而逐渐成为师生教学共同体 。在教学共同体中,不同 学生的优点获得了表现机会,同学之间的互学互教互助空间被打开,学生品 德与才能增长也就获得了多方面的通道 。从因材施教获得启发建设“ 全体 全面”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的发展与重建。

        综而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实现,需要教师积极建构面向  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 因材施教思想有利于引导我们深植“ 全体”与  “ 全面”的教学目标观念,承认、尊重、利用学生个性差异并因势利导,在教育  教学中积极尝试我国教育实践中已有的经验,立足实际创新教学组织方法, 如分层教学、导师制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在教学共同体的积极建构中,使  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阵地。

君子文化创始人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