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孔子的君子人格

——“知、仁、勇”三达德的解构路径

孔子的君子人格

——“知、仁、勇”三达德的解构路径

王亚  西南交通大学


       “君子”概念交织于《论语》始终,孔子反复阐述何为“君子”,并提及107次。其中,“知、仁、勇”三达德搭配组合被孔子定义为“君子”人格的核心要素。《论语·宪问》:“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①《论语》中“仁”出现109次,“知”119次,“勇”16次,②均属于高  频词汇。古往今来,其注释有如汗牛充栋,使君子概念愈发的烦琐臃肿。故应做一个抽丝剥茧的工作,通过对“知仁勇”三达德原文本梳理,回归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最初面貌,以助“君子”现实性落地。

君子文化唯一标识LOGO

一、“君子”概念的溯源

       现代人日常用语中,“君子”概念愈来愈少被提及,直接被“好人”“文人”所代替,而“好人”“文人”的内含不足以平替“君子”。有学者认为在商周时期,“君子”指代地位尊贵者而非有德者,即有位者,指代国君。“‘君’的本义是:手持权杖,发号施令。”③其次,从“子”来看,《说文解字》云:“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代表其具有哺育万物的功能;且子在十二地支中位于第一位,也可说明其身份地位最高的意思。

       王国雨教授有不同的意见:根据《诗经》可知君子道德修养与精神气象为和乐平易、良善信厚、光明磊落、文采斐然。故,在商周时期,君子具有上位者与良好德性的双重涵义。春秋中后期以后,政治与文化的动乱使得部分君子失去其身份和地位,沦为平民。④王教授的观点更具有可信 度,原因一,孔子“述而不作”(《述而》),所依文本来源于周典,“周监于二代”(《八佾》),虽周集前朝之大成。但有关夏、殷礼的“文献不足故”(《八佾》),无法证伪周以前的君子内含中没有道德的含义;其二,尧要选举下任帝君,四岳推举能克谐以孝的舜。所依据是“德既如此,政化有成。”⑤可见,周朝以前,君子代表有地位与德性者。而周朝之后,君子逐渐失去了上位者的内涵,仅倾向于指代拥有德性品格的人。

做君子小花生

二、君子——学而知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荀子》第一句:“学不可以已。”两部儒家经典都在开篇第一句阐述“学”,可知“学”的第一性和重要性。其中,孔子在《论证》中奠基性地阐释了“学而知”的实践路径。

(一)何谓“学”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学,觉悟也。《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孔子的学生大部分是普通人⑥ , 非“生而知之者”。孔子认为普通人获得“知”,首先要“学”,并在《论 语》中对学的问题做了以下阐释:

        向谁学?当有人追问子张孔子师从何处,子张从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处延伸道:“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 人。”文武之道尚存人间,由尧舜递至商周,周朝皆有征之文献在孔子当世可知。⑦大道在每个人心中,无疑可以向当朝的人去征询。《正义》:“夫子问礼老聃,访乐苌弘,问官郯子,学琴师襄,其人苟有善言善行足取,皆为我师。”有人认为是孔子自谦,孔子为人直言不讳,曾言“当仁,不让于师”,便知他不是拘于小节小礼之人。《论语稽》曰:“夫 子当日即有圣人之称。”可观,孔子是为劝普通人学而已,但孔子也强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不是不懂变通之人,若是不仁无德者,不是孔子所认为的老师。

       学的内容?《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在首位,但存在争论的是“文”具体是指诗书六经之文,还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读《论语》可知,孔子认为骑射之术是人为了解决温饱的技艺,志于君子之道的人不需要学。故孔子所说的“文”,是指诗书六经之文。孔子认为普通人应“博学于文”,即博览群书后方可提炼出其中精华,由博而入学之门槛,由精而成乎于道。

       学的检验?《雍也》:“不迁怒,不贰过”,颜回是孔子 亲认最贤德的弟子,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可作为对学成的检验标准。倘若将自己的过失归罪于他人,大发脾气(迁怒),非忠恕之道。怒,是七情之一,孔子并非强调对“怒”的扼制,而是对“迁”的否定。面对自己的过失不累及他人,懂得向内自省,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再不犯类似的错误即可当老师了,是作为学成的标准。

(二)何谓“知”

       《论语》中“知”与“智”经常相互混用。“‘知’同‘智’,表示‘聪明,有智慧’时有25次。”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此与矢部知音义皆同,故二字多通用。”“商承祚也认为知、智‘二字通用’,说皆可从。”⑨而二字意义明确区分,是在春秋战国之后。

       孔子认为“知”的获得分两种:一种是生而知之者,一种是学而知之者。圣人是生而知之者,普通人需通过“学”获得“知”。《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在很多学者看来,孔子严格区分圣人与普通人,是制造等级差异。但孔子认为他所处的世界没有生而知之者,大家都是普通人,故而一生孜力于劝人学,普及君子之道。

(三)学而致知

       “学”是获得“知”的起点,没有“学”的过程,“知”能获得吗?《阳货》子曰:“好知而不好学,其蔽也荡。”《说文注》荡:滌器也,滌,洒也。孔安国云:“荡,无所适守也。”所体现的是一个不稳固的迹象,即单纯对“知”的追求而缺乏“学”的过程,无法达到效果。那么“学”转化为“知”是否还包含了其它必须的条件?

       《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十五岁志于学,《易》之经典是必读书目。循理,孔子“三十而立”之年已当通晓六经。而孔子言“五十以学易”,是“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恰是五十。”⑩方能无大过矣。可知,后期孔子认同人的年龄是影响“知”的重要因素。不然,三十已读的《易》,何以在五十的知命之年学习,方才有所收获呢?孔子周游列国,人生维度多元且经历丰富,晚年返鲁,方开始修整六经。通过时间阅历的积累孔子才有能力把其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融会贯通,但也不敢著新书,只是把前人的书做一些修整编著的工作。故对于普通人来说,“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时间是获“知”不可或缺的维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中,“温故”便是“习”的功夫。《集注》:“《程子》曰:‘习,重习也。’”⑪学得的知识,通过反复重习,可以有更深的体会,才可以传教他人。仅仅经过粗浅的学而得的知识,还需通过反复温习推敲, 不断推陈出新,摆脱固有框架,并架构出更合理的知识体系,还可称师。其中,温习与推敲的过程都是“思”的表现形式。《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而不思,旧识无法精进;只思而不学,事实无从验证,偏于一侧,都将离君子之道日远。“学”“思”并重,才可促成“知”品德的获得。

       故在学而致知的过程中,时间和“思”是其重要条件。

三、“君子”——克己复礼为仁

       《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 也已。”孔子认为知识是技艺才能,通过学习即可获得。而人若唯有智能技艺,却没有品德,是很难让人接受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难得之,必失之。”通过艰难求学而得的“知”,如果没有“仁”的守护,最终也会失去。反过来说,“仁”也需要“知”的守护,《宪问》:(南宫适问于孔子)禹 稷躬稼,而有天下。朱子《集注》:“禹平水土暨稷播种,身亲稼穑之事。”⑫孔子赞美南宫适有尚德之心,躬身即是实践,“知”引导人在生活中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思想与实践不断打磨与内化过程中,“仁”应运而生。

(一)何谓“仁”

       《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当不同天赋的弟子向孔子问“仁”,他的回答看似不同,实则一以贯之。孔子认为樊迟志向不高,便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张好从政,孔子送五字箴言:“恭、宽、信、敏、惠。”颜回问仁,学者普遍认为是最接近于孔子对“仁”的理解,“克己复礼为仁。”不同于对樊迟与子张描述的“仁”——向外而求。孔子对颜回描述的仁——向内而求。孔子重视学生对于“知”与“仁”的理解,后来又考问其理解的成果。《荀子·子道》:“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子贡所言不管是“知人”还是“爱人”,都必然存在两个角色,即施予者与受予者。知人不代表自知,爱人不代表不欺人。《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知人和爱人,似乎不能排除巧言令色的技巧成份,攻于心计者常使之。而颜回回答显然更受孔子认可,自知者当做到日日“三省吾身”,以免二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孔子认为可以当老师的标准,是拥有“知”的表现;而自爱者珍惜自己的羽毛,向他人波去污水时,自己必将先被污水玷污,自爱者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二)何谓“礼”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 佾》)周礼不仅基于实践与经验而制,还借鉴了夏商的礼乐,使“礼”更加完善,故孔子选择遵从周礼。《乡党》一篇中,用二十七节的篇幅生动地描述了在乡党、宗庙、朝廷等重要公开场所,孔子是如何施行“礼”。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在不同的场合,他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给这个场合以自在恰当的身体情境。“‘立于礼’(《泰伯》)‘三十而立’”。⑩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子三十而立,立的是“礼”,是完成了对“礼”的修养,君子才能于天地间,安身立命。孔子的教学过程是遵礼来完成,比如:孔子与学生对话通常一问一答,弟子若不再问,孔子便止于此,正是《礼记·曲礼上》中“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身体力行的表现。

       “曹元弼首揭‘六经同归,其指在礼’。”⑩学习六经,是获得人世间智慧的途径,如果所“学”虚浮于表象,而未内化成“仁”的内核,就无法通过“礼”外施于人。检验个人是否有“知”或“仁”很难,但通过检验是否有“礼”,可做到一叶知秋。

(三)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复:反也。皇侃《论语义疏》:“言若 能自约俭己身,返反于礼中,则为仁也”。“复”不是一日克 己,而是在不断循环“复礼”中,与所处环境在实践中产生有效摩擦,以广博的“学”获“知”,视听言动处处“克己”,时时自省内化,最终随心所欲而行的“礼”不会不合时宜。

       《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欲为仁先施人以礼,待他人恭敬有礼,他人也将以礼相待,这样可以避免被辱,是自爱的表现。倘若施人以礼,他人却无礼,“为仁由已,而 由人乎哉?”孔子认为施礼是个人仁德的体现,个人仁德的施展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把“仁”内化了的体现。“礼 坏乐崩”之时,践行“礼”让孔子饱受凡夫俗子地质疑,讽刺他是对上位者的阿谀奉承,孔子不为所动,坚持对上位者施以周礼。比如:孔子在堂下就跪拜,而非跟其他人那样到堂上才跪拜。这也恰恰体现出孔子“勇”的品质,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内心的“仁”,倘若孔子没有“勇”,势必走 向趋炎附势,同流河污的道路。

四、“君子”——见“义”“勇”为

       “勇”与“知”“仁”并列为“君子”人格的三个重要品 质,《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谈“义”以代替谈“勇”。到了汉朝,为了迎合统治阶级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汉儒对 “勇”避而不谈。儒者渐失“勇”的品质,渐渐变成了手无缚 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被束之高阁。

(一)什么是“勇”

       《中庸》:“知耻近乎勇。”《礼记·杂记》中君子之“耻”在于:“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当为而不为,是君子之耻,不为除了出于自保,还由于失去了“勇”德。汉代以降,大儒王安石与王阳明是具有“勇”德的代表,王安石对抗保守派力图变法,王阳明驳斥程朱“理学”,提出“心学”。两位先生的行为,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君子“勇”德。普通人事到临头,是非曲直的红线却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湮没不见。而君子平日谦谦,有事临头,却能显出大勇,坚决与恶势力作斗争,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⑩孔子并非崇勇,仲由好勇,他评价其:“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认为勇是君子所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但没有节制的勇并不是他推崇的。

(二)见“义”“勇”为

       “义”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和金器铭文中。它的繁体字为“義”,即我羊,《说文注》:己之威义也。故“义”突出“我”的主观性。《阳货》:“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懂得义。⑩与君子一词相对应,小人也有两意:一是指地位低下,二是指人格鄙劣。小人重私利,见“义”不为,不会在利益决择面前,做出牺牲自己而为国为民的事情;君子守拙,见“义”勇为,平日里谦谦,拙中却有大德,敢于挺身而出,伸张正义。

       《礼记》子夏问孔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人们常用文质彬彬来形容君子,并成了其刻板形象。但孔子说君子会为誓守内心的正义与人决斗。决斗的力量来源,即是义以为上之勇德。如果此时强调道家的“以德报怨”,那太强人所难。孔子提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天下人都以德报怨,那天下皆行怨事要德报之,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以什么报德呢?以“义”来说,当为而不为,是无勇也,行当为之事,是谓勇也。

(三)“勇”与“知”“仁”的关系

       《阳货》:“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泰伯》:“‘勇’而无礼则乱。”“勇”不能单独出现,当分别与“知”“仁”二者结合,与“‘如何为’之审时度势结合在一起,此可称为‘智勇’,而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构成,是仁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德目,此可称为‘仁勇’。”⑩可见,孔子所要传达的“勇”有条件约束。如果“勇”单独出现,势必造成“乱”“耻”等情况,故须与“知”和“仁”组合出现,才能真正发挥“勇”的力量。《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求知好学,拥有智慧,才能与矇昧之人区分;力行礼乐,推已及人便接近于仁爱;懂得耻辱,就接近了勇。中庸之道不是简单讨论各方力量平衡,而是强调力量的均衡。孔子的君子之“勇”是与“知”和“仁”相伴相生的。《雍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举个例子,如果有人掉入井中,君子会自己设法营救,也可能寻求他人协助,  但不可能在毫无保障的前提下自己跳进井里救人。这是宰我对“君子”提出的道德陷阱。君子如果不顾危险跳进井中救人,彰显了“勇”与“仁”的品质,但是遗忘了君子品质中包含的对是非判断的“知”,这是对君子的道德枷锁。

       子贡问孔子:“齐恒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仅不跟着死,还任相辅佐桓公。”故称管仲不是君子。孔子反对,他认为管 仲不跟着自缢是不拘于小节小信,转而做了更多利国利民的事。他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且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人们不再是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样子。管仲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他懂得如何守护自己德性生命的尊严,“勇”,不是蛮横 无理的强,不是宁折不弯的脆,而是刚柔并济的韧。“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也即是拥有“知、仁、勇”三者共存的道 德格局。

五、结论

“知、仁、勇”三者是孔子描述君子的德性品格,本文旨在梳理通过怎样的路径串联三者。对普通人来说,“学”是成君子的第一步,“知”则是学习的结果;“知”与实践的打磨与内化中“仁”在心中生成,而“礼”是“仁”外化的行为,“知”“仁”都需通过“礼”来彰显;“勇”是行动的力量源泉,仅有“勇”而无“知”“仁”的人是莽夫,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反过来,没有“勇”只有“知”“仁”的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无法将才学付诸实践,造福社会与人类。故“知、仁、勇”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君子文化创始人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