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春 陈诗钰:“君子”之“ 学”与人伦场域—论《 论语 · 学而》的思想主题及伦理价值

“君子”之“ 学”与人伦场域—论《 论语 · 学而》的思想主题及伦理价值

周海春  教授  陈诗钰  博士  湖北大学


摘  要:《 论语 · 学而》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 学而》中有很多思想议题,各思想议题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君子”之“ 学”把各章的思想串联起来 。“君子”是在人伦关系的前提下通过“ 学”成长的,通过“ 学”成就的“君子”不仅具有人格的独立性,还保持了趋向于自我完善的超越性 。“君子”是人伦的典范,促进了人伦关系的优化 。人伦是人的现实的生存场域 。“ 学”丰富了这一 场域的意义内涵,从而以君子的人格撑开人伦而成圆道 。“君子”在自我成道成德中促进他人成道成德,个体通过“ 崇德”深化人伦关系的伦理意义,并以个体成道成德为价值归宿 。  圆满的人伦场域与圆满的个体人生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达成一致,则可以说此为最高境界的圆满的善。

正宗君子文化唯一标识LOGO——做君子

       朱熹说:“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① 足见《 学而》篇的价值。本文从《论语 ·学而》的思想主题入手,探讨贯穿于《 学而》篇中的“君子”之“学”在《 学而》篇乃至整部《 论语》中的价值 。“君子”之“学”在人伦关系中的开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造出人生和人伦 意义内涵的过程 。“君子”在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中,遵守并创造性地运用礼仪规范,成为守礼的典范。“君子”是人伦的典范,促进了人伦关系的优化,并以此来促进个体的完善 。圆满的人伦关系与圆满的个体人生相一致,个体价值和人伦价值就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一、“君子”之“学”:《学而》的思想主题

      《学而》有没有主题,其思想主旨是什么?  学界在对《学而》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不讨论或者否定有统一主题;另一种思路是按照统一主题阐释各章思想 。前一种思路,如黄怀信认为:“此篇旧凡十六章,无统一主题,但以言学为主,兼言孝、悌、忠、信、仁、义、礼等修身为人、处世交友之道。”这一说法肯定了“学”是《 学而》的一个主题,但又不是统一 的主题 。黄怀信认为《 学而》篇中出现“学”的章节可以看成以劝学为主旨,但其余章节又与这一主旨不完全一致,如第二、三、五、九、十 一章等 。综观《学而》十六章的内容,直接出现“ 学”字的章句有第一、六、七、八、十四章,总计五章 。从出现“学”的章句数量来看,把“学”看作是《学而》的主题之一是恰当的 。从《 学而》篇名来看,其也表明这一篇的主旨是“学”,但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直接讲“ 学”,这就存在“ 内容与主旨不完全一致”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黄怀信的理解是:“这一现象,似乎只能说明篇题及主旨为后所定。”②

       另一种思路认为“学”是《 学而》的统一 主题,这样就解决了篇题和主旨、主题、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 。按照“学”这个统一主题来阐释《 学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十六章如何在“ 学”的统一 主题中,前后呼应,次序合理贯通 。崔述认为第一章讲学,第二、三章讲仁,而仁是学的目的 。“圣人之教人学, 欲何为乎?  学为仁而已矣。”①“学为仁”,为仁涉及心,也涉及事,孝悌是最关键的事,所以第二章讲孝悌 。对仁最有害的是粉饰,所以第三章讲巧言令色 。崔述通过建立“ 学”和“ 仁”的逻辑关联来把第二、三章统一到“学”的主题中 。崔述还以同样的方法处理其他没有直接讲“ 学”的章节与“ 学”的关联,从而以“学之道,仁之事”来概括《 学而》。“《 学而》一篇,盖圣门高弟深于道者所记,示人以学之道,仁之事,深切著明,莫过于此。”②

       武内义雄说:“《学而》篇约由十六章组成,第一章与末章前后照应,每章次序也合理贯通,看起来是基于某种意图而编纂。”③武内义雄认为第一章展现了学问的方向;第二、三章阐明治学的对象为仁道;第四章阐明学问目标实现的方法;第五、六、七章讲人伦大纲,这一人伦大纲为践行为学这一 目的服务; 第八章讲学徒的个人言行举止应注意的事项;第九、十、十一章讲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第 十四章讲君子即在上位的好学之人应留意的事项;第十五章讲学无止境的道理;第十六章与第一章第三节相呼应,讲学问的目的在于修身而不在于名利④。

       以“学”为统一主题来阐释《学而》是有意义的,但不应因此否定其他思想议题 。《 学而》中存在多个思想议题,除了“学”以外,“君子”、人伦关系也是重要的思想议题,孝、悌、仁、礼、忠、信等构成了另外一个思想议题系列 。不过,各思想议题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学”构成了串联各章思想的线索:《 学而》中出现了四次“君子”,分别为第一、二、八、十四章,除了第二章以外,其余三章同时出现了“ 学”,这些章节回答了“君子”之“学”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学而》篇提出了五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这五种关系分属两个层面:‘父子’、‘兄弟’和‘夫妇’属于‘家族’层面,‘君臣’、‘朋友’属于社会层面 。在‘ 家族’层面上,‘父母’、‘兄弟’属于血缘关系,‘夫妇’属于姻亲关系。”⑤ 除了这五种关系以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究《 学而》中蕴含的伦理关系 。如《 学而》首章和第四章蕴含着师生关系 。首章、第十六章蕴含着人己关系。 第二章中“孝弟”涉及家,“犯上”涉及国,可以认为其中蕴含着家和国之间的关系 。第十二章涉及历史 发展中的世代关系 。如何概括第十章和第十五章涉及的人伦关系也是值得探究的 。第十章夫子和邦国的关系不属于君臣关系 。财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尺度,在第十五章中,子贡的提问涉及个人和 社会价值尺度的关系,涉及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的问题。

       《学而》中的“孝”“弟”“ 忠”“信”“仁”“礼”等概念与人伦关系有一定的呼应关系 。“孝”对应父子关系;“弟”对应兄弟关系;“信”对应朋友关系;“ 忠”对应人己关系;第十二章的“礼”与“ 和”涉及世代关系 。另外,如“爱”“慎”“ 敏”“敬”等概念与个人的心灵、言行表现有关,更接近于美德的范畴 。“ 孝”“弟”“ 忠”“信”等兼容了个人美德和伦理的属性,集中地表现了“君子”“学”的成就。

       《学而》上述议题的灵魂,可以概括为“ 君子”之“ 学”。个体是“ 学”的主体,“ 君子”是个体通过“学”成就的人格境界,人伦关系是“学”发生的基础,人伦关系的优化是“学”的目的之一。

做君子焦糖瓜子

二、“ 君子”之“ 学”的内涵与特质

       《论语》中的“君子”是指“有德者”。赵纪彬认为孔子创立的是“‘人’中的‘ 君子’学派”⑥,他认为《 论语》中的“君子”是指西周、春秋时期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称谓 。杨伯峻认为《 论语》首章中的“ 君子”是指“有德者”。“《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①

       《学而》第十四章中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慎于言”,这说明“君子”有高度的自律,能够合理地对待自己的感性欲求 。与“小人喻于利”(《论语 · 里仁》)不同,君子超越了感性欲望的限制,行 为是合“义”的 。这一品性决定了“君子”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既不会自骄,也不会自馁 。贫穷也可以“无谄”,可以因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而快乐 。富贵也可以做到不骄,做到“好礼”。

       《 学而》第十四章中还讲“ 君子”“ 就有道而正”,说明君子有学习他人的善的自觉 。第八章讲“ 君子”“过则勿惮改”,君子具有善于改过的美德 。在人伦关系的问题上,君子对众人有爱,对人有亲,但却不像“ 乡原”那样“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 ·尽心下》) 。

       “ 学”“ 固”要求“不合乎流俗”,但在人伦关系中能够发挥善的影响力的人才更合乎“君子”之“学”的要求 。“君子”“好学”,要求“ 敏于事”(《论语 · 学而》) 。君子是在人伦关系中的“ 事”上磨炼出来的 。君子有自己的人格操守,不会以古非今,不会采取逃避或者与世隔绝的态度,而是会积极参与到当下的生活中,以自己的人格对当下的人伦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 君子”是通过“学”来成人的,可以说是“学以成人”② 。君子不管他人知与不知,都保有学习的积极性,也保有参与人伦生活的积极性 。在人伦关系中,人能够做到“威”“重”,做到“ 主忠信”,意味着君子的人格经受住了检验 。这样一来,“君子”就有其超拔的一面,有其独立的地位,但同时“君子”也可以是好老师、好学生、好子女、好父母、好君或好民、好的朋友、好的个人等等 。孔子刻画的“ 君子”可以兼容社会角色对人提出的美德要求,这样的君子,既是成大器的人,也是成大道的人,而好子女等社会角色 的美德却不一定与“君子”的美德兼容 。《论语 ·先进》中,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孔子与这几个弟子讨论了人生志向的问题 。对于这一章,王阳明认为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 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 。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 曾点便有不器意 。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矣”③ 。做好好父母、好子女等角色,也可说是卓然成章 。“ 君子”之“ 学”中的“君子”可以说是道器合一 的。

       “ 君子”之“学”是“ 为己之学”。“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 · 劝学》)“为己”是成己,成己不离成人 。《学而》第四章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如果没有内省,“ 为己”就很可能陷入自我中心主义 。君子“好学”,表现在言行与做事过程中,这些过程考验君子的心灵,考验 君子是否超越了自己的感性欲求 。“ 为己”不是利己主义的 。君子不会因为“ 为己”而“ 同乎流俗”,相反,是“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 学而》) 。“ 为己”,但不会排斥人伦关系,而是“ 知人”。“ 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 。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 。求其心有伪也,弗得之矣。人之不能以伪也,可知也 。不过十举,其心必在焉 。察其见者,情焉失哉?”④模仿他人的行为,如果不分善恶,就不是“君子”之“学”。学习他人要从外表深入到内心,这需要一定的去伪存真的工夫。

       “学文”和“改过迁善”是“君子”之“学”的两翼 。以直接出现“学”字的章节来看,《 学而》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文”。第六章明确提到“学文”,第十五章提到《 诗》。与改过迁善相关的章节主要是第十四章和第八章。

       子 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学而》)

       “ 君子”“好学”,好学的本质规定就在于“就有道而正”。好学的这一本质规定使得具体的学习形 式有了价值规定 。不管是模仿他人,还是通过读书来觉悟,只要能够促进“就有道而正”这件事情发生, 就都可以说成是“学”。也就是说,“学”是有价值方向的,具体的学习形式如果在价值方向性上偏离了正道,就不能算作“学”。

       “君子”之“学”有创造性,创新是其重要的特征。第十五章孔子赞美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论语 · 学而》) 。朱熹说:“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①“告诸往而知来”表现在“学文”上是不断切磋、琢磨,表现在人伦上则是不受贫富的限制,由“无谄”进阶到“乐”,由“无骄”进阶

到“好礼”。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 学而》)

       《 学而》首章,“君子”直接和“人不知而不愠”发生关联,但如果把文本看成是有递进关系的,“学而时习”就可以看成是君子的规定性之一 。这种规定性从“学以成人”的角度来阐释,即“君子”不是天生 的,而是通过学习实现了自我超越;从“君子”之“ 学”来阐释,则“ 君子”看重“ 学”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其对于优化人伦的价值,因而不会因为个人境遇的得失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李泽厚在阐释《 学而》首章的时候说:“‘悦’仅关乎一 己本人的实践,‘乐’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 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② 君子以学习之乐为学习的首要价值,其次才会在意他人的认可 。君子以自我完善为价值支点,但并不因此拒斥人伦关系,而是从人伦关系中学习积极的内容,并在适当的时机以合理的方式优化人伦关系。

       以《学而》首章为基础,综合秦汉儒家其他文献,可以概括出“君子”之“学”的三个特质 。第一个特质是珍惜时间,勤勉学习 。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是先秦儒家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  曾子就强调:

       “ 君子爱日以学”③ 。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加紧学习,显示出“君子”之“学”有某种价值动因 。子贡则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④ 子夏则说:“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荀子》一开头就说:“学不可以已。”(《 荀子 · 劝学》)《论语》和《 荀子》都把“学”的问题放在篇首,并且都强调了学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第二个特质是重视自我完善之乐 。“人不知而不愠”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因为“ 君子”在学习中体会到了生命进步带来的内在快乐 。“人不知”并不会妨碍君子保持积极的心态,君子并不会因此停止自我提升的步伐,更不会因此迁怒他人,君子依然会保持向他人开放的心态,学习他人的善 。君子保持学习积极性的动因有很多,如改变先天的气质,或经由学展开社会化的过程,或超越出身的限制等等,但最根 本的动力还在于学习带来的内在快乐以及自我的不断升华。

       第三个特质是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 。  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人的认可,离不开良好的人伦关系。朋来而乐,就是自我价值和人伦价值都得到实现的一个范例。

       《 论语》中的“君子”是指“有德者”。“君子”有高度的自律,能够合理地对待自己的感性欲求 。对 于自己的社会地位既不会自骄,也不会自馁 。同时,君子有自己的人格操守和学习他人的善的自觉。学 习他人要从外表深入到内心,这需要一定的去伪存真的工夫 。“君子”之“学”不断创造出人生和人伦的意义内涵。“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 学而》)“君子”之“学”是“为己之学”。“为己”是成己,成己不离成人 。“君子”不会采取逃避或者与世隔绝的态度,而是会积极参与到当下的生活中,以自己的人格对当下的人伦 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君子能够做到“威”“重”“主忠信”,表明君子能够在人伦关系中经受住考验。

       “ 学文”和“改过迁善”是“君子”之“ 学”的两翼,这保证了君子可以超越人伦关系的限制 。“ 君子”之“学”以“乐”为特质,这使得“君子”之“学”具有不断进取的特征,并不为人伦关系的样态而动摇 。崔述认为,《论语》第七章是谈“ 已学”的:“为学者果能事君、事父、重德、信友,即谓之已学可也。”⑤尽人伦之责是“君子”的“ 已学”。君子在人伦关系中的“ 已学”集中表现为实现了孝、悌、忠、信、仁、礼等价值。这些价值的具体内容是历史地形成的,其精华体现在经典当中,具有规范的意义 。同时,这些价值的具体内涵需要个人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并丰富其内涵。

三、“ 君子”之“ 学”在人伦关系中的开展

       在崔述看来,《学而》第六章讲学的本末,学文是末,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是本 。“圣人之所谓学者非徒文辞之末已也;故教弟子者必先以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而后以其余力学文。”①“ 君子”之 “ 学”涉及如何处理人伦关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出一个人的人格境界。

       “ 学”既是一种个人的行为,也是一种历史传承和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历史是“学以成人”的基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 学而》)毛奇龄认为《 学而》这一章的分章需要调整,“ 礼之用”到“ 先王之道斯为美”为一节,“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是一节② 。“ 学者读这章书要知谨守礼法,将身放在规矩准绳之中,方是至和,不可一毫涉晋魏风流。”③有子的“ 和”概念更多地指的是规范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先王之 道”的主要内容是“礼”。过去世代遗留下来的规矩准绳既存在于经典当中,也存在于人的言行表现当中。既定的传统塑造了新世代的人,人之成人的过程表现为学“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对“礼”有所损益。

       守礼对于成人有重要的意义。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 ·学而》) 这里以远离耻辱和“ 亲”来解释为什么要“恭”。有子的这一思想与《 礼记 ·仲尼燕居》中的如下论述在思想上相近 。“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④守礼对于“君子”的“ 已学”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守礼有助于避免大的过错;另一方面,其可以在“礼”的尺度上使人与人之间保持亲近的关系;“礼”把“君子”的美德和人伦关系的和谐有机结 合在一起。

       “ 礼”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但君子之学仍需要在很多私己的人伦境遇中展开 。如果从个体“学”的 角度来看,父子关系是个体面临的最初的人伦关系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 学而》)崔述是从“学”的目的这一角度来论证的 。他认为孝是仁之事,能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 已学”了 。宋翔凤在阐释《 学而》第二章的“孝弟”时说:“孝弟,学之始基也。”⑤武内义雄把第十一章阐释为治学者在社会中的注意事项⑥ 。李泽厚以“学”是“学为人”来阐释 首章 。“‘学者’,学为人也。”⑦在李泽厚看来,学为人就是认同人类本体,人类本体是群居的,不是个体 独存的 。有学者认为本章是处理“学统”关系,“ 观其志”应是以父亲为榜样,学习父亲的志向⑧ 。还有 学者认为第十一章是讲“为学”的途径与方法,强调父辈优良传统需要继承,有不正确的做法后辈需要改进 。本文认为“孝”和“教”“学”具有内在关系⑨ 。父母在世的时候是子女学习的对象,父母不在世以后,观察子女的言行就知道子女向父母学习的情况 。“志”有多种含义,从“心之所之”的含义来看,孝子以父母为学习的对象和人生的典范OI0;从“藏”的含义来看,孝子把父母的教导深藏于心OI1。父子关系对“ 学以成人”非常重要,子女通过“学”继承父母的优良品质,进而成为一个拥有独立的道德推理和道德 判断能力的行为主体 。在父子关系中,作为子的人处于成“君子”的过程中,直到能够恰当地分辨出善恶是非,达到“知”的境界,君子就可以在面对各种情境的时候保持“ 不惑”,按照“ 义”的准则行事 。孔子回答子路的时候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 · 先进》) 在回答公西华的时候说:“ 闻斯行之”(《论语 · 先进》) 。子路自专,孔子告诫他要多听父兄的意见和建议,公西华性情多谦让,所以孔子告诫他要有主见 。一个没有美德之人,他的言行会辱没父母的名声,因而也可以说,孝子的内在要求是成为“君子”。

       “孝弟”为不犯上以及为仁提供了基础 。《 学而》第二章对此进行了论述 。但仅仅向父母学习是不够的,向老师学习也是成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 学而》首章孔子讲“学而时习之”,第四章曾子讲 “ 传不习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呼应关系 。“传不习乎”涉及师生关系 。之所以讲“传不习乎”,“ 常恐传先师之言,不能习也 。以古人言必称师也”①。

       此外,朋友同样能起到督促和启发学习的作用,如何处理朋友关系也是对“君子”的一个重要考验。曾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 学而》) 。子夏谈“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 学而》) 。有子 谈“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 · 学而》) 。子夏的“信”侧重于言行合一 。不过“信”其实有多个层次 的内涵,包含心灵上的诚实,语言和行为相一致,以及信誉等等 。在朋友关系中,分善恶是非尤其重要, 君子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 学而》) 。

       《 论语 ·学而》首章中的人伦关系可以概括为三种: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人己关系 。这里的人己关系,有双重的意义,其中人可以指“众人”和“他人”。这种意义上的人己关系,可以指代自己和陌生人的关系 。《学而》第六章所说“泛爱众”,也可能包含陌生人 。“君子”对陌生人有爱心,并能向陌生人学习其好的方面 。“君子”的美德如果能够感化陌生人,这显然是一个很高的人生境界 。《 学而》中出现了三次“仁”字 。从人格成就的意义上说,有仁之人,可以说是“ 仁者”,这样“ 仁”就是个人美德性质的概念;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说,“君子”表现“泛爱众”。“爱众”和“知人”对于人伦关系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对他人既需要有爱,也需要相知 。对他人的“ 知”保证了一个人可以有效地去伪存真,学习他人真正的善,而不为外表所迷惑 。“ 学”需要从仿效他人的行为,过渡到“ 知人”。只有“ 知人”才能“ 亲仁”(《论语· 学而》) 。“仁”作为“ 已学”,不仅意味着个体人格的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意味着对待他人的伦理境界的提升。

       “君子”之“学”在人伦关系中的开展呈现为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自我成长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线索 。在这个过程中,“君子”学习礼仪规范,遵守并创造性地运用礼仪规范,成为守礼的典范 。“君子”是负责任的社会成员,在人生的各种境遇中都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君子”对人友爱,是非分明,在人 伦关系中表现出坚定的道德信念 。“君子”是人伦的典范,促进了人伦关系的优化。

       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必然要经历不同的人伦关系,甚至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会面临不同的人伦关系。人在这些人伦关系中学习和成长 。受个体人格的影响,人伦关系也表现为不同的样态,形成不同的人伦场域 。“君子”之“学”对个人的意义就在于,个人在面对各异的人伦场域时,都能够保持人格的一致性,保持向善的方向;“君子”之“学”对人伦关系的意义在于人伦场域的优化需要个体的能动的力量 。人伦 场域的优化又会反过来减轻个体向善的压力,从而促成个人和人伦关系的圆满。

四、“ 学”的伦理价值:人伦之道的圆善

       “ 君子”是在人伦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学”成长的,这样一来个人的美德和人伦角色之间、个人的超 越性需求和现实的人伦关系之间就既有一致性,又有一定的张力 。安乐哲阐释了儒家角色伦理学,角色伦理学把“人行为的具体形态指称为各种各样‘ 身份角色’,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老师、朋友和邻居,这些‘身份角色’本身是蕴含‘规范性’的词汇,其强制作用比抽象的训令还要大”② 。“ 身份角色”的“ 规范性”和“强制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角色伦理要求有义务性和整体性 。但角色伦理强 调人在社会整体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义务,容易忽略人自愿承担的责任③ 。把人只视为角色的总和就否定了人还是一个自主的个体,也无法回答个人如何保持人格一致性的问题 。角色要求有社会赋予的一面,也有自我成就的一面,个人可以能动地赋予角色不同的意义内涵,没有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充分发展,就无法有效保证角色的善的属性,无法丰富和发展角色的伦理道德内涵。

       人在人伦关系中成长、成人、成道、成德,人既是个体性的存在,也是关系性的存在 。人成长、成人、成道、成德不仅仅是成为好的人伦角色中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有道德的自我,即君子 。从世代关系的角度来看,人是历史性的、传承性的存在,人是在这种关系中成为“君子”的 。从家庭关系来看,人是在 家庭关系中成为“君子”的 。为了更好地描绘这种张力,本文借用皮埃尔 · 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以“ 人伦场域”来说明人在人伦关系中成长的问题 。“ 场域都是关系的系统,而这些关系系统又独立于这些关系所确定的人群。”①人伦关系是一个系统,人伦关系的主体是人,人和人伦关系是相互塑造的关系 。“人伦场域”中的“场域”概念侧重于说明人伦关系对于其中的个体的独立性,而“人伦场域”中的 “ 人伦”概念则侧重于说明主体在人伦关系中的能动性 。“ 场域”有场所、场态等含义 。“ 场域”“ 角色”两个概念是相关的,人在一定的场域中扮演角色,如果不能保持人格的一致性,人就变得“ 巧言令色”,成为一种表演性的人格 。场域有自身的规范,执行规范和变革规范的主体是人,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是人伦场域优化的动力。

       “学”不是孤悬的事件,而是在场性的事件,人伦是人的现实的生存场域 。最基础而又最真实的“ 学”是在人伦场域中发生的 。个体于其中生存和发展的人伦场域是一个圆 。天人、君民、父子构成了纵向的人伦关系;而兄弟、朋友和人己则构成了横向的人伦关系,这构成了人伦十字 。如果再考虑到先王和后王、先祖和后代的关系,人伦十字就构成了一个圆 。“ 君子”之“ 学”在这一场域中发生,同时“ 学”又赋予了这一场域丰富的意义内涵,从而以君子的人格撑开这一人伦十字而成圆道 。当人伦的本质变成了教化和学习的时候,人伦圆道就是圆教②。

       从儒家传统来看,这一人伦十字的场域包含如下的核心要素:其一,纵向十字人伦关系中的学 。其中最高层次是天人关系中的“学”。天人关系中的“学”关联着天命、天道和天理等观念,其最高境界就 是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一体 。中间层次是君民关系中的“ 学”。当把“ 君”看成是教化者或者是贤人的学 生时,还没有使君民关系完全变成教化和学习的关系,但如果把君、民都看成是成道旅途中的一段,彼此 都以成君子、成圣贤为依归的时候,君民关系就在本质上变成了圆善的一个环节 。纵向人伦关系的基础层次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这一关系最能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和被创造的自然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构性的关系 。父子关系中的“学”既包括对其中自然关系的体认,也包括如何理解父子的社会建构性关系 。父子关系是“学”的最原初的境遇。

       其二,人伦十字具有“学”的意义的关键联结在于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本身就兼容了横纵,是有一定 的等级性的关系,但二者之间也带有一定的平等性 。师生关系兼具了事实性和意义性,具有双重性质。人伦十字之所以是“学”,就在于其中的意义性的内涵,在于事实性关系中意义性内涵的展现与注入。这里也可以进行一种创造性的阐释,即“学文”是师生关系中的“学”。师生关系之学既可以是心性相印 意义上的学习,也可以是基于老师言行的师生相承,或者是基于既定经典的传承 。师生关系既可以指具体的老师和学生构成的关系,也可以是其他人伦关系拓展成的广义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得人伦的本质变成教化和学习关系,变成共同成君子,共同成圣成贤的问题。

       其三,横向人伦关系中比较重要的是兄弟、朋友和人己关系 。相比于朋友关系来说,兄弟关系是较为原初的“学”的境遇 。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以后,朋友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在儒家话语中,朋友关 系的本质在于责善,因而对于人向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己关系既是“学”得是否稳固的检验,同时也是“学”利于更多人的场域。

       其四,先王和后王、先祖和后代之间的人伦关系对于人伦圆道的形成也是很重要的 。先王之道是对以往积累自人类群体和个体之生活经验的知识和智慧的一种表达 。从以往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伦圆道,不只是政治意义上的先王和后王,还包括亲情意义上的先祖和后代的关系 。这一关系被曾子所关注 。人伦十字虽可分横纵,但彼此之间是可以转换的。

       不过,人伦场域在现实中有其复杂性与矛盾性,所以人伦场域中的“ 学”都有可能迷失方向,“无友不如己者”和“就有道而正”就是为避免“学”的偏离而设论 。而“ 主忠信”就保证了“学”在矛盾的情境中保持恰当的方向,避免迷惑,从而达到“知”的程度 。君子、圣贤对于“学”来说是本质性的规定 。如果不摆脱“器”的层面,不指向自我完善的成“道”,“学”就很难穿透人伦的迷雾,也就不能在人格完善的意义上把人伦之道撑开,并获得圆满 。人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君子”不倦怠的学习精神,保证了他的自我时时刻刻是向他人敞开的,“君子”从而能够不断进步并走向全面发展,其生命 得以向无限性展开 。“君子”具有人格的独立性,在自我成道成德中促进他人成道成德,这是“德”上的 圆满 。“君子”赋予诸种角色以个体成道成德的意义 。人伦场域中的个体通过“ 学”既遵守相应的角色 伦理,同时成道成德,从而实现了德福一致 。《论语 · 学而》中的“学”的思想意味着人的个体存在不是 既定的,而是不断生成着的,趋向于“有道”;也意味着人伦场域的意义和价值需要通过“ 学”来加以领 悟,且人伦场域是通过其中的个体“崇德”来赋予伦理意义,并以个体成道成德为价值归宿。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人伦关系,个体需要学习他人的善,这是第一个层次;接着则是个体以自己独立的、成熟而有智慧的道德体认对他人发挥道德影响力,从而改善人伦关系,这是第二个层次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性并没有淹没在“角色”当中,而是积极探索并赋予角色积极、能动的道德意义 。个体不断地 追求自我完善,把人伦关系提升到德化的境界 。“学”对于人伦场域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就人伦关系的价值而言,个体通过“学”领会“角色”的意义,赋予角色道德内涵,从而使得人伦场域既保持良好的秩序,同时又不失人性的意义 。但不应因强调“关系”和“ 角色”而否定个体性 。如果个体淹没在“关 系”之中,“关系”也就无法体现人性的价值 。“君子”之“学”以角色所要求的好人为必要的环节,但并不止步于此 。个体的自我完善是人伦关系的价值归宿 。人伦场域以自身的整体性反过来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这是第三个层次 。圆满的人伦场域与圆满的个体人生相一致,则可以说是一种圆善①。

五、结  语

       本文从《论语 ·学而》的思想主题入手,探讨“君子”之“学”的内涵与特质,“君子”之“学”在人伦关系中的开展,以及“君子”之“学”在《学而》篇乃至整部《论语》中的价值。

       “ 君子”在人生的各种境遇中都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君子”对人友爱,是非分明,在人伦关系中表现出坚定的道德信念 。“君子”是人伦的典范,促进了人伦关系的优化 。“ 君子”通过“ 学”在人伦关系中遵守相应的角色伦理,同时成道成德,从而实现了德福一致 。人伦场域的意义和价值需要通过“学”来加以领悟,个体以在人伦场域中成道成德为价值归宿,并通过这个过程体现其伦理意义。

       “ 君子”之“学”对个体的意义就在于,个人在面对各异的人伦场域时,都能够保持人格的一致性,保持向善的方向;“君子”之“学”对人伦关系的意义在于人伦场域的优化需要个体的能动的力量 。人伦场 域的优化又会反过来减轻个体向善的压力,从而促成个人和人伦关系的圆满 。圆满的人伦场域与圆满的个体人生相一致,则可以说实现了圆善。

君子文化创始人张子